因为马钧小少年近来对农耕异常关心的戏志才将众人的注意力都拉回来,然后开始讨论关于农耕之事。

天下间这么多人,不可能只马钧一人有这些本领,他们是不是也应该转移一下视线,多找找其他方面的人才?

荆州襄阳,接受了刘琮降书的曹操将大军驻扎在城外,却没有直接进城的意思。

即便里面没什么威胁,他们也不好直接带兵进去,先看看蔡瑁是什么意思再谈其他。

城外,一载着满满一车厢书的马车缓缓而行,旁边两个青年人骑在马上跟在旁边,正一路朝着兖州的方向而去。

佩剑的青年神色有些犹疑,看着身后的襄阳城,再看看旁边神色自若的友人,终于忍不住再次开口问道,“孔明,那兖州真的能让寒门弟子有所作为?”

第121章

淡定的回头看了一眼, 诸葛亮拍了拍宝贝坐骑的鬃毛,“莫要再问了, 等到了兖州一切都能知晓。”

有些无奈的看着这平常甚是稳重的友人, 诸葛亮摇了摇头继续赶路, 从出城之前这人就开始担心,平日里也没见他这么慌过。

徐庶揉了揉脸,也感觉自己问的次数有点多了, 他有些太紧张了。

“既然如此,那便加快脚步前去兖州吧!”

寒门弟子有才能便能得到重用, 没有来自世家的偏颇, 这种事情只在想象之中出现过, 谁能想的到如今真的出现了。

非但出现了, 提出想法的竟然还是颍川荀氏及颍川陈氏之人,这两个在中原一带地位显赫的家族内部真的没有什么异议吗?

徐庶心中不解, 让寒门出身之人分走权利,这在任何时候都是世家大忌,那为提出想法的荀先生究竟顶着多大的压力才让曹操真正将此事推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