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页

即使是女演员部门也不例外。

一向喜欢嘉奖年轻女演员的女配角部门,仅仅只有海莉一个人爆冷入围;那么平均得奖年龄三十七岁的女主角部门,就更不要说了,今年能够有三位低于三十岁的女演员赢得提名,已经是过去十年来平均年龄最低的一届了。

那么,平均得奖年龄在四十三岁的男主角,还有已经沦为敬老院的男配角,就更不要说了。进入奥斯卡的提名名单之后,仅仅只有两位“y世代”演员出现在了名单之上,这与整个颁奖季贯穿始终的强大声势相去甚远。

就好像一锅滚烫的开水泼进了厚厚的积雪里一般。这样的结果,着实让人失望。

事实上,对于真正的专业人士来说,却丝毫不觉得奇怪,甚至觉得理所当然,完全在预料之中。

有人的地方,就有倾向,即使是奥斯卡也不例外,拥有六千多名学院评委的情况下,奥斯卡已经尽可能做到了公平和权威,但,偏颇依旧在所难免。奥斯卡,终究还是一个属于好莱坞的颁奖典礼。

历史上,关于奥斯卡的争议从来不断。

比如说,白人占据绝对主角,黑人、拉丁裔、亚裔所代表的少数族裔始终是劣势群体,更不要说至今为止依旧没有能够赢得过主要部门提名的华裔了。

再比如说,女性占据绝对劣势,历史上没有任何一名女性导演斩获最佳导演奖的窘境一直到2010年才结束。

还比如说,年轻的男演员们几乎遭遇无视,提名阶段都无比困难,轮到女演员时,则是年长的从业者们面临相似的窘境,即使实力坚挺也备受刁难。

在不久之后的2012年,“艺术家”以争议的姿态斩获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小金人之后,学院连续两年都将最佳影片颁发给了保守内敛、四平八稳、致敬黄金年代的作品,引发了公众的质疑狂潮,对奥斯卡大失所望,甚至引发了业内不少从业人员的抱怨。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洛杉矶时报”挺身而出,进行了专业调查。

人们这才发现,其实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从来没有正式公布过其会员的具体名单,由于会员资格是终身制,所以其中已经不在电影行业的会员不在少数,投票者之中不乏保姆、书店老板和已经退休的维和部队招募员,让人啼笑皆非。

“洛杉矶时报”深入行业内部,通过电话、邮件以及订阅“综艺”、“好莱坞报道者”等多元化的方式,还阅读了奥斯卡的刊物、简历和自传等等,并且派出大量记者深入采访,最终得以确认了超过五千一百名评委的真实身份。

统计结束之后,结果引发了媒体的一片震惊,第一次让人窥见了奥斯卡的真相。

根据计算,奥斯卡评委的平均年龄为六十二岁,年龄小于四十岁的评委仅仅只有百分之二,而大于六十岁的比例高达百分之五十四。其中,还有数百名学院成员,超过二十年乃至三十年,都没有参加过任何一部电影或电视的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