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页

“通过电话。”蓝礼说道。

杰夫点点头,“你可以把刚才我们交流的所有想法都告诉德里克,看看我们可以做些什么,让这部作品成为又一部‘盗梦空间’。”

“我是一名演员,不是一名编剧,仅仅只是纸上谈兵而已。”蓝礼不是谦虚,而是实话实说。撰写剧本,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杰夫却是耸了耸肩,“我们需要的不是你亲自动笔,而是你的思想。这才是最为宝贵的。”杰夫一贯如此,当初对本是这样,对克里斯托弗是这样,现在对蓝礼也是这样。他相信自己的眼光,坚定不移地相信着,“对了,关于导演,你有什么想法吗?”

第0651章 导演候补

“对了,关于导演,你有什么想法吗?”

这似乎只是一个顺带的提问,却犹如春雷一般在蓝礼的耳边炸开,今天所有的谈话都比不上这一句话的惊吓:为什么制片部门的领军大佬,居然询问他对导演人选的意见?他可不是汤姆·克鲁斯或者布拉德·皮特。

察觉到蓝礼那没有掩饰的诧异,杰夫不由就笑了起来,“哈,我现在终于相信,你只有二十一岁了。”这一句调侃让蓝礼回过神来,嘴角也跟着浮现出了一抹笑容,“我只是询问一下你的意见。就好像刚才讨论剧本一样。”

一般来说,电影项目的正式推动有两种形式,要么以主角为核心,要么以导演为核心。好莱坞是典型的制片人中心,他们掌握了整个剧组的生杀大权;但涉及到作品的风格,尤其是商业电影,制片人的第一件事却是确定主演或者导演,然后以他们为核心,展开后续工作——

第一版本的剧本能否继续使用?还是需要作出相对应的修改?那么修改的幅度到底多大?是否干脆就需要更换编剧?又是否需要配合某位大牌演员,调整主角或者配角的戏份?

演员卡司阵容的挑选,男女主角之间能否擦出火花?他们的形象设定是否符合导演对电影风格的预设,又或者反过来,导演的风格是否符合大牌演员对自我形象的要求?其他配角们又应该如何选择,是否需要老戏骨搭戏,还是清一色地选择二、三线演员?

摄影师、灯光师、美术指导等等,他们都需要根据导演的风格进行挑选。蒂姆·波顿和克里斯托弗·诺兰的要求肯定是截然不同的,大牌导演和新人导演的要求也肯定是不同的。大牌导演都有自己的御用团队,又或者是风格倾向;而有些新人导演甚至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自然也就没有太多要求。

另外,制作成本也必须纳入考量范围,一亿美元的预算成本太高了,还是太低了?根据导演或者主演的名字,增加预算还是削减预算?整个剧组卡司阵容的安排又将如何调整?

“明日边缘”前期工作的进展十分缓慢,主要原因就在于,杰夫希望邀请布拉德或者汤姆这样的大牌担纲主演,而他们或多或少都会有相对熟悉的导演,比如说汤姆,他的每一步作品,导演都必须经过他点头;布拉德也会浏览导演的候补清单,然后给出自己的意见。

所以,至今为止,“明日边缘”都还没有确定导演。当然,在挑选男主角的同时,他们也在着手寻找着愿意接手“明日边缘”的导演。现在,在导演之前,出人意料地确定了男主角,算是意外,又不算是意外。

老实说,确定了蓝礼,却也就意味着整个卡司阵容都会相对年轻化;而且,蓝礼根本不是一线演员,即使在二线演员之中,也依旧是新鲜面孔,这也意味着,在制作电影过程中,导演将会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