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礼·霍尔,‘一个人的演唱会’召开在即,剑指格莱美。”
毫无预警地,“娱乐周刊”这篇由康奈尔·麦格雷戈撰写的独家新闻,直接丢下了一枚重磅炸弹,震撼了整个娱乐圈。
文章之中阐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拒绝承认自己是歌手的蓝礼,对格莱美始终没有关心的蓝礼,却在格莱美投票冲刺阶段,宣布展开个人演唱会,犹如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炒作意图着实再明显不过。
文章之中还提到,收获柏林最佳男演员银熊奖之后,蓝礼制定了缜密的计划,强势回归颁奖季学院公关。如此轨迹与一年前的“缺席奥斯卡”事件有着诡异的相似度,显然,无论是以退为进,还是主动出击,恶意炒作的意图都展露无遗。
这篇新闻报道,不仅仅是独家报道了“一个人的演唱会”,惊讶得所有人都跌破了眼镜;而且还进一步将今年热闹非凡的颁奖季推向全新高潮,此前陆陆续续遭受质疑的蓝礼,再次站在了风口浪尖之上:
他,真的是在恶意炒作吗?演唱会,这又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们,开始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但毋庸置疑,“娱乐周刊”的独家具有强烈的舆论引导作用,抢先奠定了整个事件的基础。
正如康奈尔所说:如果不是哗众取宠,如果不是恶意炒作,如果不是处心积虑,为什么要选择在这个关键时刻召开演唱会呢?而且还是在全美最受瞩目的麦迪逊广场花园?如果不是提前预定,如果不是早早计划,临时在花园找到空档,召开演唱会,这就是不可能的任务。
所以,炒作,定罪?
第0819章 席卷全美
波澜不惊,沉默不语,寂静无声。
突然之间,“娱乐周刊”的独家报道,石破天惊地打破了所有平衡,也惊动了所有关注,刹那间,所有视线都纷纷扰扰地朝着“一个人的演唱会”聚集而来。
人们也不是笨蛋,即使康奈尔信誓旦旦、言之凿凿地如此肯定,但人们也有自己的判断力,整个事件着实有不少漏洞:
为什么之前没有听说过演唱会的事?为什么演唱会完全没有进行任何宣传?为什么没有开通票务系统的网络售票?为什么新闻媒体完全没有报道?为什么第一个报道就是指责蓝礼炒作,但之前却没有任何消息?为什么选择这个时间点,为了格莱美的话,太晚了,为了奥斯卡的话,没有关联?为什么演唱会的举办日期如此之近?
为什么。
正是因为解释不通,正是因为自相矛盾,正是因为毫无预警,“娱乐周刊”的新闻彻底炸锅了,几乎是星火燎原之势,短短数个小时之内,网络之上就引发了滔天般的讨论声势,支持者有之,反对者有之,围观者也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