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5页

亚瑟·霍尔不由稍稍调整了一下坐姿,此时,他们坐在自己的专属包厢之中,居高临下的视野无比清晰,整个舞台尽收眼底;即使是位于二楼的位置,他依旧可以感受到那投影的雄壮,丝丝气势在步伐的迈进之中蔓延开来。

“这首歌……”亚瑟侧耳倾听着曲调。

这首歌是如此熟悉,它是女王剧院版本“悲惨世界”的结尾曲:“你是否听见人们歌唱(do you hear eolle sg)”。

来自巴黎人民起义的号召曲,那些捐躯的烈士们放声高歌,招呼着每一个饱受折磨和煎熬的人民,站立起来,对抗强权,用自己的双手争取属于自己的黎明。在故事的最后,以如此慷慨激昂的旋律,激励人心,真正地达到高潮。

现在,蓝礼版本的“悲惨世界”,却在开场使用了这首旋律。不过是支离破碎的曲调哼唱而已,却在那幕布投影的身姿之下,勾勒出吟游诗人的形象,在大街小巷之间游荡,目睹了社会的苦难和折磨,心有所感、心有所发,于是编撰成曲。

舞台之上依旧没有多余的物件和演员,却凭借着一个身影、一段曲调,将维克多·雨果笔下的巴黎乃至法国呈现出了冰山一角,每一位观众——准确来说,每一位阅读过原著或者了解过剧目的观众,都可以在脑海之中勾勒出那生动鲜活的景象。

这是戏剧的劣势,缺少影像的联想;却在此刻成为了戏剧的优势,放飞观众的想象力。同时还是在演员的引导之下,描绘画面。

亚瑟挺直了腰杆,往前探去。他知道,那声音是蓝礼的;一个登场,蓝礼就将戏剧的表演功底展现得淋漓尽致,而此时他们甚至没有看到蓝礼的脸庞,也没有听到任何的台词。

“哼哼,哼哼哼……”吟游诗人的哼唱悠扬地飘荡着,然后注入了歌词,演变成为嘴边信手拈来的民谣曲调,“你是否听见人们歌唱,黑夜幽谷,歌声回荡……”

不是慷慨激昂地放声高歌,而是吹着口哨、叼着草根地轻声吟唱,那含糊不清的歌词,只能捕捉到支离破碎的片段,却牵动着观众的注意力,一点一点地进入剧情,进入那个隐藏在幕布背后的世界。

“这歌声属于那些努力攀向光明的人们,大地之上苦难的人民,希望的火焰永不熄灭,即使最黑暗的夜晚也终将远去,太阳终将升起!”

渐渐地,歌声平复了下来,脚步也停了下来。站在幕布的后方,高大的身影在此刻达到了极致,脚踩大地,头顶苍天,坚毅的双肩背负起整个世界的阴暗和混乱,最后,声音彻底消失,动作也彻底平复,整个剧院陷入了宁静之中。

静谧,再次缓缓蔓延。

投影之上,可以看到那个身影正在喘息着,起伏的胸膛和肩线透露出那抹沉重;当沉默达到了极致,就连呼吸声和心跳声都彻底消失,毫无预警地,那个投影猛地张开了双臂,奶黄色的灯光刹那间明亮,仿佛天堂的光芒碎片洒落下来。

但一呼一吸的瞬间,那道天光就再次消失,恢复到了之前的微微光晕。随后,身影开始翻腾跳跃起来,凌空侧翻的动作,绕着舞台开始打转,一个,再一个,掀起了一阵阵气浪,冲入黑暗之中,“砰”的一声巨响,枪炮雷鸣瞬间犹如暴雨般宣泄而下,剧情立刻变得流畅和紧凑起来。

身影再次出现时,手里拿着面包长棍,舞台另一端则是一个垂垂老矣的老妇和七个幼小瘦弱的孩子,他们的身影熙熙攘攘地投影在了幕布之下;后面则是穷追猛打的面包店主,身影将手里的面包朝着舞台另一端投掷了过去,但高高地扬起,重重地落下,没有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