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场,足够鲜明。
反反复复地阅读着这一篇官方生命,布莱德利的心情不由就轻轻飞扬了起来。
原本是一个沸沸扬扬、热热闹闹的新闻焦点,现在却在蓝礼的打趣和淡然之下,成为了生活的一个调剂;与记者们的喧闹和激动形成了鲜明对比,这就好像……好像剃头担子一头热,即使布莱德利就是这群记者中的一员,但还是忍俊不禁。
“轱辘轱辘”,滚轮与地面摩擦时发出的声响,由远及近地传了过来,布莱德利下意识地抬起头看了过去,然后就看到了迎面而来的蓝礼。
一件简简单单的白色衬衫,袖子松松垮垮地卷到了手肘处;一条天蓝色的破洞牛仔裤,邋遢的街头风格随性而自由;一双黑色的滑板鞋,脏脏旧旧的,踩着一条滑板,在人群之中快速穿行着,金褐色的卷发在风中略显凌乱,微风拂过,吹起了那件白衬衫的衣角,金色的阳光犹如蝴蝶振翅一般,停驻在了他的肩头。
“作为蓝礼·霍尔真好(it’s good to be renly hall)。”
不经意地,这句话就闪过了布莱德利的脑海,他突然就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作为“蓝礼·霍尔”,那到底是一种什么感觉?更进一步,这句话还可以解读为,人人都想要成为蓝礼·霍尔,以蓝礼·霍尔的身份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这是一种什么感觉?
那股憧憬和向往,在胸腔里轻轻涌动着。
举起了手中的相机,布莱德利快速地记录下了这美好的一瞬间,隐隐约约地,仿佛再次重现了电影大师费德里科·费里尼(federi felli)经典佳作“甜蜜的生活”之中的某一幕,有种无法言喻的特别质感。
今天的见面,是为了一场专访,来自“纽约时报”。这一篇专访将作为周日版的头条,前前后后占据两个版面;另外,专访还会刊登在“纽约时报”官网的头版头条位置,其中包含了四组不同服装的拍摄任务。
“作为蓝礼·霍尔真好”,这句话后来就成为了布莱德利完成稿件之中的开篇语。
事实上,这场专访早在两周之前就已经完成预约了。“纽约时报”捷足先登,力压其他竞争者,成为了“明日边缘”宣传期间,蓝礼个人专访的第一家媒体;只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这场专访之前,居然爆发出了如此重要的新闻。
于是,今天在时代广场之上的见面,意义似乎就发生了些许不同;但真正见面之后,布莱德利却又哑然失笑起来。
不是想象中的西装革履,也不是期待中的优雅气质,甚至不是采访场合里的正式装扮,就是最为简单的街头打扮,衬衫加上牛仔裤,浑身上下没有任何多余的饰品;但这样的蓝礼,却依旧美好得让人向往。
“早上好。”蓝礼那充满笑容的招呼声顺着风声传了过来,脚步落在了地面之上,踩住了滑板的尾巴,轻轻一压,然后就把滑板拿在了手中,“怎么样,一天的早晨,先从一杯咖啡开始?我知道就在不远处,有一家不错的咖啡屋,咖啡豆是来自哥伦比亚的。”
布莱德利的思绪有些跟不上脚步,愣愣地看着眼前的蓝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