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看来,蓝礼的上升势头没完没了,完全看不到尽头。这让人们不由提出了一个疑问:
到底是这名演员具备了独特的挑选作品眼光?还是这名演员已经具备了真正的市场号召力,每一部作品都取得了成功?那么,这名演员到底什么时候才会迎来职业生涯的第一次触礁呢?
现在,答案终于揭晓了。
“超脱”,这就成为了蓝礼的滑铁卢战役,从口碑到票房,双双迎来了职业生涯新低。那么,这仅仅只是一次性的意外,还是整个漫长演员生涯的事业转折点呢?
第1105章 错杂心情
经过了四周点映的酝酿,经过了“悲惨世界”伦敦首映式的提及,经过了冰火双重天的媒体综评,经过了柏林电影节和奥斯卡的双重加持,经过了颁奖季的话题酝酿,“超脱”的票房表现依旧没有能够复制蓝礼过往的神奇曲线。
五周点映的累积票房还是没有能够突破一百万美元。
客观来说,颁奖季作品的市场票房表现本来就不是关注焦点,因为这就不是作品的制作初衷,除了冲击奥斯卡之外,作品的收益更多是来自于录像带租赁,而不是院线放映,即使是艺术院线的点映也基本赚不了钱。
前年,妮可·基德曼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的作品“兔子洞”,在提名之前,累积票房是一百五十万,提名之后,最终票房则是两百二十万;去年,收获了最佳女主角和最佳女配角两项奥斯卡提名的作品“雌雄难辨”,提名之前,累积票房两百万,提名之后,总票房是三百万。
对于此类艺术作品来说,票房从来就不是瞩目焦点,没有人会在意他们的制作成本——除非是匪夷所思地昂贵,也没有人会在意他们的票房数据——除非是具备了冲击最佳影片提名的可能。
“超脱”,自然也不例外。
事实上,柏林电影节之后,“超脱”的口碑和风评就已经预示了票房的走向,现在,点映期间的短短五周,电影的累积票房就已经迫近了一百万,如此表现已经令人惊叹非常了。
更何况,托尼·凯耶没有公布“超脱”这部电影的制作成本和拍摄预算,按照业内人士的预估,应该是在一百万到一百五十万之间,可能还会稍稍高一些,但基本就是如此区间浮动了。
这也意味着,点映期间就取得如此票房数据,对于托尼来说,这已经是非常喜人的票房数字了。
但对于记者来说,对于殷切期待着蓝礼延续神奇表现的记者来说,如此成绩却远远称不上出彩或者成功。
浏览一番蓝礼所有作品的票房表现,数字最低的是“活埋”的五千两百万,而投资成本最低的“爱疯了”则席卷了一亿两千五百万,这些都还是北美地区的票房,如果是全球票房数字的话,那成就就更加匪夷所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