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聚焦在了勒维恩身上,却通过勒维恩的足迹和目光勾勒出整个时代的恢宏画卷,每一个角色、每一个时间、乃至于每一首歌谣,这都是具有深意的。正如科恩兄弟自己所说,这讲述的是一个时代的故事,而不仅仅是勒维恩的故事。
不仅仅是六十年代,当下也是如此。又或者是,在娱乐至死和利益至上的二十一世纪里,更是如此。
“堂吉诃德”,这就是一张注定了必然失败的专辑,却因为一系列意外的悲剧和意外的突变而取得了难以置信的成功,甚至具有讽刺意义地收获了格莱美奖杯的认可,成为了整个快餐文化和网络时代浓缩的一个烙印:
观众们看到了颁奖典礼之上三座留声机奖杯的闪耀,却是否有人真正听懂了蓝礼三段得奖感言的深意呢?
不是简单的批判或者谴责,更加不是嘲讽和奚落,而是来自艺术创作者的反思和探索。因为他们内心深处也在质疑着自己:时代已经改变了,自己是否应该改变?
问题就在于,他们自己也没有答案,因为置身于时代浪潮之中,他们也只是微不足道的一份子,只有历史、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
所有的所有,科恩兄弟都通过了“醉乡民谣”的原声带展现了出来,就如同“堂吉诃德”一般。
勒维恩·戴维斯在电影之中演唱的所有曲目都是来自于戴夫·范·朗克的作品;而其他歌手演唱的作品则全部来自于六十年代其他民谣歌手的作品。
电影之中的每一位演唱者都或多或少可以找到相对应的原型,他们的风格、他们的才华、他们的思想以及他们的灵魂,全部都凝聚在了自己的创作之中,并且投射在了电影角色之中。根据原声带的曲目,就可以窥见整个故事的脉络。
真正进入了勒维恩的世界之后,蓝礼是佩服科恩兄弟的,他们敢于拍摄这样的电影,他们也敢于聚焦这样的题材。也许,他们不是英格玛·博格曼那样的艺术大师,不断在探索艺术语言和精神反思,但在独立电影领域之中,他们却始终坚持着自己,一步一步地挖掘出美国的社会现实。
“醉乡民谣”是关于六十年代的,同时也是关于当下美国电影创作和艺术创作的。
这才是真正折射一个时代的作品。
第1148章 旋律寄情
“你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这场民谣浪潮的一份子。”
这就是科恩兄弟创作“醉乡民谣”的初衷,他们通过这个故事呈现出了一个时代的画卷,而剧作之中的每一个角色和每一首民谣都不是随随便便挑选的,这也是过去几天时间里,反反复复倾听了原声带之后,蓝礼得出的结论。
斯塔克·桑德斯(stark sands)饰演的特洛伊·尼尔森(troy nelson),他在电影之中演唱了两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