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7页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华纳兄弟为了对抗漫威电影,制定了全新计划,全力打造出一个dc宇宙。在这个计划之中,包括了“超人:钢铁之躯”、“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自杀小队”、“神奇女侠”、“正义联盟”等多部作品。

华纳兄弟的想法构思无疑是正确的,dc漫画的三大巨头分别是超人、蝙蝠侠、神奇女侠,在美国流行文化之中的强大影响力,无人能敌,即使是漫威的钢铁侠、蜘蛛侠都难以相抗衡。所以,他们准备以三大巨头为核心,布置整个dc宇宙——

第一部作品是“钢铁之躯”,而后引申出了“正义黎明”的对峙,在这里见证神奇女侠历史性的闪亮登场;随后,以小丑来带出“自杀小队”,“神奇女侠”单独登场;然后,dc三大巨头联手现身,引出“正义联盟”,进而衍生出各个角色的单人电影。

但,到底哪里出错了呢?

简单来说,操之过急!

“复仇者联盟”的成功之前,漫威足足花费了四年时间和四部作品铺垫打造,两部“钢铁侠”、一部“美国队长”、一部“雷神”,甚至于失败的一部“无敌浩克”也可以计算在内,所有故事脉络都理清之后,演员们集体进入“复仇者联盟”的故事,并且顺势完成了起承转合,所有一切都顺理成章。

当观众看到了复仇者联盟登场的时候,除了全新登场的鹰眼和更换了演员的绿巨人之外,其他所有角色都一目了然,并且来龙去脉都已经串联了起来,这也就意味着,编剧不需要花费大量笔墨来介绍角色,可以节省更多的空间来铺垫故事、勾勒角色,甚至是抖包袱。

于是,最终观众就看到了一出精彩绝伦的爆米花大片!

但华纳兄弟却没有如此耐心,前有狼后有虎,他们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静下心来细细地打磨每一个超级英雄角色。

“钢铁之躯”之后,“正义黎明”就直接赶鸭子上架。

蝙蝠侠是全新演员,神奇女侠也是全新登场,就连超人自己的故事线索都不完整——“复仇者联盟”里的钢铁侠,之前已经足足有两部作品了,这也使得钢铁侠成为了这部作品的核心,带动了整个故事,但超人却只有一部。

缺少了一个清晰角色轮廓和故事脉络之后,“正义黎明”的角色之间就充满了割裂感,每一个角色都不够完整,以至于富有哲学的主题讨论也就变得四不像起来,可以察觉得到,执导出了漫改佳作“守望者”的导演扎克·施耐德(zack snyder)一直在努力,但收效甚微。

在这之后,一切就成为了灾难。

“自杀小队”和“正义联盟”的失败也是如此。电影之中,编剧和导演不得不花费笔墨和篇幅来介绍每一个角色,但有限篇幅却根本无法勾勒出完整角色,而且还弄巧成拙地进一步压缩了本身叙事的时间,这使得爆米花本来就薄弱的故事就更加支离破碎起来。

在dc宇宙的诸多作品之中,“神奇女侠”是唯一一部成功的,原因也是同理,反过来,这部电影花费了足够的笔墨讲述了神奇女侠的起源和登场,来龙去脉无比清晰,简单的故事却把整个人物串联了起来,再融合笑点、槽点、萌点和包袱,电影就成功地赢得了观众的欢心。

如果——仅仅只是假设,如果华纳兄弟愿意放慢脚步,不要着急着与漫威形成对抗,而是从超人、蝙蝠侠、神奇女侠三个角色入手,好好地拍摄单独电影,一步步完成铺垫之后,在由三巨头联手登场,拍摄出一部类似于“复仇者联盟”的作品,进而引导出小丑或者闪电侠的单人电影,展开第二阶段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