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由蓝礼来形容,他会选择一个具有东方文化特色的词汇:儒商。
这着实和传闻之中的选片大魔王相去甚远。不过,蓝礼确信,工作状态和休闲状态的蒂耶里,行事作风应该是截然不同的。
“……事实上,我最初的构想是邀请‘地心引力’前来担任开幕影片的。”蒂耶里流露出了扼腕的表情,连连摇头,“但遗憾的是,阿方索表示,后期制作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心力,甚至可能威尼斯和多伦多都赶不上了,这是真的吗?”
蓝礼微微有些意外。
“地心引力”和“了不起的盖茨比”都是华纳兄弟制作发行的作品。但蓝礼不曾听说过这样的细节,当然,华纳兄弟也没有必要向他报备。
不过,如果“地心引力”取代“了不起的盖茨比”,成为今年戛纳电影节的开幕作品,这势必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老实说,我不太清楚。”蓝礼微笑地回答到,“不过,之前在拍摄的时候,我们就遇到了诸多技术难题,阿方索一直在试图解决它,真正地打造出一部独特视觉体验的太空电影,所以,后期制作势必无比困难。但具体情况,你就难倒我了,老实说,我对于后期制作一无所知。”
这是实话。
电影后期制作的复杂程度,蓝礼确实不太了解;但可以肯定的是,电脑特效的后期制作显然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更不要说现在真正进入成熟期的3d技术了,“阿凡达”的制作后期就是最典型的代表,前前后后花费了将近三年时间。
这次也是如此。
“地心引力”所有拍摄工作完成之后,蓝礼才投入了“醉乡民谣”的剧组;但结果却反过来,“醉乡民谣”率先登陆了戛纳电影节的舞台,但“地心引力”依旧在紧锣密鼓地后期制作中。
可是,面对蓝礼的如此回答,蒂耶里的眼神却微微一闪,显然不相信蓝礼的说辞,但他也没有戳破,依旧笑容满面地说道,“如此一来,真的太可惜了。现在看来,阿尔贝托应该会非常开心。”
阿尔贝托·巴贝拉(alberto barbera),威尼斯电影节的新任主席。
对于中国观众来说,最为熟悉的应该是前任主席马可·穆勒(ar uller),他曾经前往中国留学,第一任妻子也是中国人,2004年接掌威尼斯电影节主席帅印之后,水城就朝华语电影打开了大门,在过去八年时间里,着实取得了不少成绩。
威尼斯电影节的主席是有年限的,四年为一个周期,在马可担任主席的两个周期之内,威尼斯的国际声誉和艺术收获有利有弊有好有坏,引发了诸多争议,却难以准确描述。
一方面,马可主动向好莱坞敞开门户,效仿戛纳,迎接了无数顶级明星的驾临,在话题方面炮制了诸多焦点,这也为威尼斯带来了可观的财政收入,就连威尼斯的旅游业都出现了复苏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