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5页

蓝礼和达米恩两个人是面对面落座,两个人的视线余光就可以注意到梅丽莎和布莱克的出现,但蓝礼的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讨论之中,根本不曾留意到旁边的动静;而达米恩则稍稍注意到了周围环境的变动,但他却没有时间理会,视线仅仅只是轻瞥了一下。

随后,达米恩就再次看向了蓝礼,认真地说道,“那么,为什么最后我会选择反抗呢?如果老师是一个令人仰慕的绝对强权?难道不应该是我跟随着老师的脚步,一步一步朝着老师的楷模方向前进成长吗?”

梅丽莎紧紧地抓住了布莱克的右手,整个人都紧绷到了极致,她知道,蓝礼是故意的,蓝礼就是故意的,他故意无视了自己,他故意冷落了自己,就是为了报复刚刚发生的事情,如果她继续留下来,蓝礼还会持续报复。

逃。

这是梅丽莎现在脑海之中唯一的想法,尤其是回想起蓝礼那冰冷而疏离的眼神,梅丽莎就更是不寒而栗。她现在唯一的想法就是快点逃离这里,她无法进行思考,唯一的想法就是远走高飞,她不需要这部作品,她也不需要发展事业,逃跑,这就是现在慢跑自仅有的念头。

但布莱克却牢牢地抓住了梅丽莎的左手,一动不动地站在原地,阻止了梅丽莎落荒而逃的打算,视线锁定在了蓝礼和达米恩的身上,似乎正在寻觅着准备合适的时机,然后再上前打招呼;不过,这并不容易,因为蓝礼和达米恩的讨论正在越来越激烈、也越来越深奥,完全听不懂。

“古希腊神话之中的俄狄浦斯,你了解过吗?许多人了解为这是恋母情节,但同时,这也隐藏了古希腊文化的弑父情结。”面对达米恩的困惑,蓝礼持续拓展思维,进一步在“爆裂鼓手”的主题核心之上完成挖掘,“在我看来,安德鲁和弗莱彻的关系,首先是来自艺术的追究与成就,其次还有来自古希腊神话的弑父情结,在这种紧绷而纠结的情绪之中,将电影的鼓点节奏推向了极致。”

站在旁边的梅丽莎和布莱克满头雾水:他们正在说什么?什么俄狄浦斯?什么弑父情结?这到底是什么与什么,他们为什么完全听不懂?

第1382章 悲剧情结

俄狄浦斯(oedi),古希腊文学历史上典型的命运悲剧人物,他是希腊神话中忒拜的国王拉伊俄斯和王后约卡斯塔的儿子,却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并且迎娶了自己的母亲。戏剧艺术的荷马、命运悲剧大师索福克勒斯在古希腊戏剧“俄狄浦斯王”中丰富了其命运悲剧。

整个西方文化都可以深深地感受到古希腊文化的影响,处处都可以看到根深蒂固的弑父情节,俄狄浦斯可以算是悲剧的集大成之作,而在整个神话架构之中都可以寻找到相似的文化传承。

第一代天神乌拉诺斯被自己的儿子克罗诺斯阉割,第二代天神克罗诺斯则被自己的小儿子推翻,从此建立宙斯作为唯一至高无上主神的奥林匹斯神系。两代天神建立自己的地位,都是通过弑父实现的。

乌拉诺斯在希腊语之中是“根源”的意思,而克罗诺斯则是“时间”。作为根源,一旦进入发展的过程,就进入时间的历程;在时间的历程中,一切都将进入一个前后相继、新取代旧的过程,这是神话,也是哲学。

这就是源于古希腊神话的弑父精神,对于后来整个西方文化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

亚里士多德的明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可以理解为对老师柏拉图的挑战,体现的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弑父”,后来,美国哲学家杜兰就把他称为伟大的精神“弑父者”。以至于后来整个西方哲学的历史,基本上就呈现出了一段精神弑父的发展历程。

当然,他们也有不能弑的东西,那就是绝对理念、绝对精神,也就是宗教文化之中至高无上的上帝。于是,当尼采宣布“上帝死了”,这也就标志着弑父精神发挥到了极致,这对尼采来说是个人的悲剧,而对上帝来说则似乎是一场奶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