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荡荡的负面新闻正在越演越烈,但没有能够持续太久,舆论风向就再次发生了改变。
留守在五十七街之上的那些路人观众以及店铺员工们,纷纷将现场的视频上传到了社交网络之上,支离破碎地捕捉出事情的片段,但他们都是籍籍无名的普通人,消息传播速度还是稍显慢热,需要更多时间沉淀酝酿。
随后,就有“热心”群众把所有片段整合起来,如同电影短片一般把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全部呈现在大众面前,还原出事情真相。
所谓的“热心”观众不是堂吉诃德,也不是蓝礼支持者或者阴谋论者,纯粹只是视频博主而已,为了蹭热点而开始了编辑,却意想不到地,在社交网络之上砸下了重磅——又或者说,这本来就是他所期待的结果。
第1416章 病入膏肓
人人都在期待着蓝礼栽跟头?
严格来说,如此表述是有失偏颇的,不能把每个人都往负面方向想;但不可否认的是,当蓝礼“拥有”了全世界之后,人们渐渐开始厌倦了千篇一律的追捧与赞扬,也渐渐开始对那些烦不胜烦的正面新闻失去了兴趣:蓝礼只是一名演员,而不是一个圣人。
这种惯性就如同体育世界里,一支长长久久持续保持不败的球队,“赢球不是新闻,输球才是。”
更何况,负面新闻的噱头与劲爆是永远无法取代的。
于是,当狗仔们在推特以及脸书之上开始快速传播负面新闻的时候,网友们都心甘情愿、先入为主地相信着,这就是他们所苦苦等待的事实。
“我觉得我们应该理解蓝礼,他已经做得很好了”,即使是这样的言论也透露出一股“感同身受”的怜悯和吐槽,那种息事宁人的语气之中隐藏着一股认准了既定事实的笃定,就连堂吉诃德们也悄然产生了一种“这就是真相”的错觉。
可是,网络时代的特性就在于,信息量无比庞大,正面的负面的,积极的消极的,赞扬的批判的。
有人只能看到负面消息,然后以自己的想法揣测着社会的黑暗;有人则选择性地屏蔽其他消极消息,幻想着社会依旧是无比美好的。每个人都选择看到自己能够看到的、选择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但归根结底,只要有心,就能够从信息碎片之中拼凑出真相。
今天就是如此。
在旁观群众的拍摄视频之中,事情真相一点一点地显现出原本的真正轮廓,从蓝礼与狗仔的相遇,到蓝礼与狗仔的交谈,目前为止都是一些照片,零零碎碎地拼凑出相遇的过程;随后就几乎全部都是视频了,完整地呈现出了所有情况。
这一段在油管上传的视频标题为,“动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