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0页

杰克没有敲定正式时间列表,但可以确定的是,九月份之内是无法开机了。

对于好莱坞来说,西西弗斯影业和“夜行者”都没有太多值得讨论的东西,八百万投资的独立电影还是不够分量;但对于金字塔顶尖的高层人物来说,蓝礼开始担任制片人,却不参与演出,这却是一个重要的改变——

这是不是意味着,未来蓝礼可以参与到更多项目的开发之中?就如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或者迈克尔·贝等顶尖制作人一般?更进一步,“侏罗纪公园”和“速度与激情”项目是不是迎来转机?蓝礼以制片人身份参与其中,那么环球影业是否会改变口风?

不过,最近一段时间,华纳兄弟、传奇影业、环球影业之间的动静着实太大,现在依旧是一片乱局,事情到底将如何发展也不得而知。

也许,有人可以趁乱杀出,占据一席之地;也许,鲸鱼打架终究还是鲸鱼的事儿,小虾米们就靠边站。一切皆有可能。相较于大佬们的动静,蓝礼的行动还是欠缺更深远的影响力,仅仅只是能够激起几个小水花而已,所以,几个项目只能说是存在着机会,却依旧无法确定。

在絮絮叨叨的议论声之中,蓝礼却已经悄悄地离开了纽约,似乎根本就不担心这些重要项目的发展势头一般,而是独自一人重新回到了伦敦。

其实,蓝礼没有刻意隐藏自己的行程,却也没有引起太多注意,因为大家都知道,威尼斯电影节开幕在即,现在重新回到欧洲,显然是“地心引力”的宣传工作即将开始。

真相却是,威尼斯电影节是必然要参加的,但这件事可以稍稍往后压,蓝礼还需要率先前往摆放克里斯托弗·诺兰。

第1462章 只言片语

1997年,克里斯托弗·诺兰大学刚刚毕业,用了六千美元,每个周末进行拍摄,前前后后消耗了一年时间,完成了自己长片处女作“追随”的拍摄,然后前来洛杉矶,希望能够寻找到发展机会,在那之后,他就在这座城市正式定居了,并且构建了属于自己的稳定生活。

实际上,克里斯托弗是英国人,他和妻子艾玛·托马斯(ea thoas)是在伦敦大学学院就读时认识的,彼时两个人一个二十岁、一个十九岁,就此坠入爱河,后来,为了克里斯托弗的电影事业,艾玛跟随着丈夫来到了洛杉矶定居,并且成为了一名制片人。

克里斯托弗·诺兰是一位非常念旧也非常守旧的顽固派:

他是胶片电影忠贞不二的支持者,他是传统电影院坚定不移的支持者,他是老派学院拍摄手法的支持者。尽管,他的电影里充满了各式各样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电脑特效是在所难免的;但只要能够运用实际场景完成拍摄,他就绝对不会使用绿屏——

因为他个人非常非常厌恶绿屏拍摄所带来的视觉扭曲感以及失真感。当初拍摄“盗梦空间”,为了制造出真正的视觉体验效果,他甚至不惜搭建了大量的集装箱或者相关房间,坚持所有一切都真枪实弹地完成拍摄。

这一点,克里斯托弗·诺兰和阿方索·卡隆可以说是如出一辙。

当然,克里斯托弗是尊重电脑特效的,正是因为技术的高速发展,这才使得他的奇思妙想能够演变成为现实;但在克里斯托弗看来,电脑特效只是实现想法的工具之一,电影归根结底还是必须回到胶片、回到现实来,方法和方式都可以改变,核心却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