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3页

如此结果却不能完全说是意外,与其说是冷门,不如说是颁奖季预警。

曾经与迈克尔·法斯宾德先后合作拍摄出了“饥饿”和“羞耻”两部精彩作品的英国导演史蒂夫·麦奎因(steve ceen),此次拍摄出了关注种族问题的“为奴十二年”,在多伦多巨星首映之后,收获了一片赞誉,媒体好评声浪甚至一度超过了“地心引力”——

“地心引力”在多伦多的十一个评论之中有九个满分,而“为奴十二年”在多伦多的十八个评论之中全部都是满分。

如此情形就类似于今年戛纳之上的“阿黛尔的生活”与“醉乡民谣”,当时“醉乡民谣”遗憾地丢掉了金棕榈;而现在“地心引力”也遗憾地错过了人民选择奖。不知道是否与蓝礼得奖势头过于凶猛所造成的逆反心理有关——没有人可以准确断言二者之间存在着直接联系。

最终,今年多伦多电影节人民选择奖的评选之中,“为奴十二年”成功得奖,“地心引力”位居第二名,“囚徒”则收获第三名。

自2008年“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赢得了多伦多人民选择奖之后,一路势如破竹地登顶奥斯卡,多伦多电影节的最高奖项就被誉为是北美颁奖季的全新风向标,过去五年时间里,已经有四次人民选择奖得主杀入了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名单了。

现在“为奴十二年”横空出世,再加上瞩目黑人题材的特殊性,还有布拉德·皮特的保驾护航,另外就是福克斯探照灯买下了北美发行权,颁奖季的学院公关已经可以预见一番腥风血雨了。现在,它隐隐地超过了“地心引力”,成为头号种子。

当然,不是说“地心引力”不够好,只是“为奴十二年”也毫不逊色地强势登场,于是,颁奖季的风暴就已经开始慢慢酝酿了。

“地心引力”展现出了一往直前的强大声势,离开了多伦多,杀向纽约。

第1505章 众口一致

经过了威尼斯和多伦多的连续瞩目,“地心引力”紧接着来到了纽约,参加纽约电影节。

作为全世界最盛大也最热闹的电影节之一,纽约不同于欧洲三大电影节,更加接近于特柳赖德电影节,没有任何竞赛单元,也没有任何奖项颁发,与其说是电影节,不如说是影展,欢迎来自全世界各地的优秀作品进入电影院,然后敞开电影院的大门,为忠实影迷们提供一个享受电影交流电影的平台。

换而言之,这也同样是一个影迷狂欢的场合,但还是稍稍有所不同。

在特柳赖德,因为独特的山谷环境,如同世外桃源一般,将所有电影爱好者聚集在一起,更像是文艺青年的聚集地,这也使得观影群众更加纯粹也更加专注,自然而然地,质量相对平均,这也使得颁奖季电影都热衷于前来这里,收获口碑。

在纽约,因为城市的环境和背景,坦然地面向所有电影观众,包括了那些热衷于爆米花商业电影的普通观众,对于艺术电影的品味也必然出现波动和起伏,相对应地,颁奖季戏的作品也无法得到预期之中的宣传效果,整体片单会更加复杂丰富一些。

当然,纽约也拥有特柳赖德不具备的优点,那就是东海岸特有的文青艺术气质,包括伍迪·艾伦、诺亚·鲍姆巴赫、斯派克·李(sike lee)在内的诸多纽约精英知识分子都积极主动的出现在电影节之上,这也成为了一大特色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