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8页

十月份就是正常的工作日,没有法定假期也没有特别节日,工作日就是工作日,只能硬抗着工作日的阻碍,赢得票房上涨的良机,所有工作职员们就只能拥挤在夜场观影,观众无法分流,晚间场次又不够,更糟糕的是,他们只有三千五百间放映院线——不够!不够!完全不够!

顺带一提,“阿凡达”的上映院线也只有三千五百间,但他们拥有假日优势,客流量完全可以分摊开来。

缺少了如此便利的“地心引力”只能选择加馆——临时加馆就意味着增加宣传成本,意料之外的成本叠加。

华纳兄弟的董事会高层表达了强烈不满:“这部作品本来有希望冲击北美六亿乃至七亿票房水准的,但现在却可能五亿都已经危险了。生意不是这样做的,投资和回报的比例完全不对!这到底是谁的决策失误?谁的判断失误?”

抱怨归抱怨,现在却已经太迟了,木已成舟,他们只能看看亡羊补牢是否还来得及了。

周一到周四,“地心引力”收入六千万票房,在进入次周周末之前,累积票房就已经轻松地突破了两亿门槛,这一切就已经预示了电影次周跌幅绝对不会太糟糕——提前剧透;华纳兄弟第一时间就做出了反应,三千五百间院线扩展到了三千八百间,希望能够尽快地缓解次周的观影热潮压力。

对于首映票房过亿的作品来说,次周跌幅只要控制在百分之五十五以下就能够算是胜利,这已经是行业内部的普遍认知,但最终,“地心引力”却在上映第二周交出了百分之三十二的票房跌幅,复制了“怪物史瑞克2”在2004年创造的奇迹,延续了自己的神奇表现!

第1521章 无法预测

撇开“阿凡达”和“泰坦尼克号”那样逆天级别的作品,任何一部电影的次周跌幅、三周跌幅等等都是具有一定规律的,这也可以看做是市场规律。

简单地横向比较一下,今年上映作品之中,“钢铁侠3”首映票房一亿七千万,次周跌幅百分之五十八;“超人:钢铁之躯”首映票房一亿一千一百六十万,次周跌幅百分之六十五;“神偷奶爸2”首映票房八千三百万,次周跌幅百分之四十八。

另外,口碑优秀的商业电影之中,“复仇者联盟”首映两亿零三百万,次周跌幅百分之五十;“黑暗骑士”首映票房一亿六千万,次周跌幅百分之五十二;“玩具总动员3”首映票房一亿一千万,次周跌幅百分之四十六。

对比过后,事情就一目了然了,在首映票房达到一亿美元级别的作品之中,能够将票房跌幅控制在百分之五十五以下,这就值得肯定了;而低于百分之六十也依旧能够算是达标,至于低于百分之五十的话,那就是巅峰数据了。

目前整个北美历史长河之中,次周票房跌幅最为惊艳的无疑是“怪物史瑞克2”。

2004年上映的时候,这部梦工厂出品的动画片取得了一亿零八百万的首映周末成绩,惊艳了整个北美,这是历史上继2002年的“蜘蛛侠”之后第二部首映票房突破一亿门槛的作品,引爆了整个市场的所有惊叹声。

随后次周,“怪物史瑞克2”交出了百分之三十三的逆天跌幅,周末三天狂揽七千两百万美元,并且在短短两周之内就将累计票房数据推过了两亿三千六百万,毫无疑问地轰动了北美市场,至今依旧是难以超越的一个巅峰。

最终电影的北美总票房达到了四亿四千一百万,这不仅是历史上第六部北美票房突破四亿的作品,而且还是第一部达到如此成就的动画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