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声足足持续了三分钟,这才缓缓平复了下来。
蓝礼举起了手中的话筒,发出了一声感叹,“哇哦。”嘴角的笑容不由就上扬了起来,“刚刚在门口,伊桑告诉我今天可能有惊喜,我想,他对惊喜的定义可能有些失误,这何止是惊喜,现在已经达到了惊吓的水平。”
全场发出了哄笑声。
现在蓝礼才终于明白伊桑和乔尔的意思。
今天的座谈会官方举行时间是下午三点,但是,从早晨八点开始,会场门口就已经排起了一条长龙,浩浩荡荡地蜿蜒起来,围绕着整个会场,如同盘龙般,气势磅礴地拉开了第三十届圣丹斯电影节的第一个高潮。
座谈会没有门票制度,完全免费,根据排队先来后到的顺序,安排进场。
考虑到了蓝礼的超高人气,圣丹斯官方安排了最大的场地,足足可以容纳八百人,这已经是最高规格的首映式待遇了——其他座谈会普遍都是三百人左右的场地空间,即使是凯瑟琳·基纳这样独立电影届首屈一指的制作人兼演员也不例外,可即使如此,场地依旧被挤爆了。
刚刚蓝礼在门口遇到的人群,全部都是没有能够进入内场的观众。全场八百席位全部都被塞得满满当当之余,外场还留下了超过六百名观众无缘座谈会,恋恋不舍地停留在原地等待着蓝礼的到来,仅仅只是为了一睹蓝礼的风采。
如此规模、如此待遇、如此追捧,即使是罗伯特·雷德福和科恩兄弟也不得不发出感叹。
这里是圣丹斯电影节,不是多伦多或者戛纳那样星光熠熠的场合,甚至不是柏林或者威尼斯那样备受瞩目的舞台,在独立电影领域里,所谓的“明星光环”其实不太管用,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喜欢和讨厌都非常鲜明,因为大部分独立电影的属性本来就是如此——想要在圣丹斯赢得追捧或赞誉不是一件难事,但想要在圣丹斯收获人气却是非常非常困难的。
现在,蓝礼的光环却闪耀整个帕克城,着实太过不可思议。
但是,现在座谈会还没有正式开始,罗伯特和科恩兄弟也没有办法提前做出判断:这一切到底是因为蓝礼的星光璀璨?还是因为蓝礼的专业素养?
连带着,其他演员和制片人们也都纷纷产生了好奇,罗伯特和科恩兄弟更是亲自出现在了座谈会现场,见证全程。
站在舞台之上的蓝礼,慢了半拍终于反应过来,从门外到门内,两个世界的喧闹和嘈杂就这样重叠在了一起,让人受宠若惊,同时也感受到了肩膀之上沉甸甸的压力。
上一世,他曾经阅读过一篇社论,浅析了亚洲文化和欧美文化里的偶像力量对比。
偶像光环本来是一个积极正面的词汇,却在网络时代的快餐文化里渐渐衍生出了负面意义,“外貌之上主义”就如同拜金主义一般,将偶像的榜样力量全部破坏,只剩下了简单粗暴的“颜值即正义”的理论,这也使得公众人物以及演艺明星逐渐成为了文化破坏者,尤其是在亚洲文化之中体现得格外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