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8页

再比如说,欧文和迅猛龙的互动过程中,增加一个镜头,体现欧文的柔软,与平时的嘻嘻哈哈不同;又比如说,面临危机,欧文的表情好动作出现迟疑,似乎唤醒了糟糕的记忆,但随即就再次变得坚定起来。

不需要大段大段地改变电影结构和叙事节奏,只需要一句话或者一个镜头的交代,通过镜头画面的构建,把人物形象与故事架构结合起来,又给观众留下更多的回味空间,并且让角色的棱角变得立体起来,具备了衍生的可能,对于商业电影来说,这就已经足够了。

这就足以在电影里埋下一颗种子,为续集电影的发展留下更多空间。

不过,说起来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困难。对于演员来说,理解与呈现并不是难题;但对于导演来说,却需要顾及节奏掌控、镜头构建、内容输出等等多个方面,如何在内涵挖掘以及高潮铺垫方面寻找到平衡,绝非易事,否则,商业电影就不会那么难拍了——漫威电影之外,dc电影仍然在苦苦寻找着自己的商业模式,这就是最佳证明了。

但蓝礼是演员,不是导演;蓝礼和科林之间所讨论的也只是剧本,不是拍摄,事情就相对简单了许多。

经过几次三番的讨论,最终拍板确定了欧文一角的形象框架:“战争和信仰”成为了整个故事的驱动核心,科林还是希望能够在续集电影里讨论更加深刻也更加庞大的命题,以恐龙为出发点,将人类对战争和权力的欲望表现出来,并且进一步将科林对人类与自然的反思融入其中,对于当初“侏罗纪公园”所没有能够完成的探索,希望“侏罗纪世界”能够延续下去——

否则,系列重启之后,没有新意也没有深度,即使第一部取得了成功,剧组也很快就会陷入困境,重新回到前作的老套路上,无法真正地打动观众。

整个剧本都完成了架构调整,关于欧文的描写明显增多,并且因为“战争和信仰”的主题设置,这使得角色与主线剧情能够更加紧密地衔接起来,叙事核心反而变得更加紧凑也更加凝聚起来,让故事得到了“升级”。

这是蓝礼第一次以制片人的身份,真正直接地参与到了电影作品的前期制作过程中,在剧本之中就凝聚了蓝礼的智慧结晶——虽然他不能在编剧栏之中署名,但这的确是一次不同以往的独特经历。

“侏罗纪世界”就是最终拍板确定的名字。

第1831章 供奉神坛

经过内部讨论和商议,科林反反复复修改了多个版本的剧本,最终集体拍板确定了重启系列的名字,“侏罗纪世界”。

最终剧本完稿的时候,除了蓝礼,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弗兰克·马歇尔等人都纷纷阅读了剧本的终稿,他们都相继给出了超高的评价,认为这是近年来非常难得一见的商业剧本,完成度之高令人惊喜。

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看科林能够把剧本所蕴含的内容通过镜头呈现出来了,毕竟商业电影最重要的还是节奏与控制,导演工作绝对没有那么简单,和剧本相比,导演的控制力也绝对不容忽视。

十天前,环球影业正式完成了所有前期准备工作,包括了卡司的选择和幕后的筹备,剧组集体动身出发,来到了火奴鲁鲁的古兰尼牧场。

昨天,蓝礼正式抵达了火奴鲁鲁。在此之前,内森早早就已经抵达了这里,为蓝礼提前租好了公寓,迎接蓝礼的到来,接下来六周到八周时间里,他们就将在这里进行电影的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