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进步,通过电脑特效让科幻电影能够在大屏幕之上展现出更多贴近现实的内容;同时还是想象力与科学事实的碰撞,通过画面构图,让每一位坐在放映厅里的普通观众都能够真实感受到自己知识架构之外的世界,拓宽认知边界、加深世界理解,让枯燥乏味的科学以另外一种方式呈现出来。
就如同“盗梦空间”一样,“星际穿越”也展现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影像,将神秘的虫洞第一次如此清晰又如此具象地展现在观众眼前,那种强大的视觉震撼是言语所无法形容出来的,只有真正置身于放映厅之中,让画面将自己团团包围,才能够真正地感受到。
和拍摄出“地心引力”的阿方索·卡隆一样,克里斯托弗·诺兰也始终坚信着电影应该是一种属于大屏幕的艺术,电影院放映所能够带来的视听效果是无法取代也不可比拟的,现在“星际穿越”也再次证明了如此观点。
格拉汉姆不由就微微张开了嘴巴,满脸的惊愕和震撼始终挥之不去,就这样深深地陷入了那妙不可言的画面中,如同自己正在太空之中漂浮穿行一般,那种奇妙的观影享受强势撼动着大脑对世界的认知与感受。
不可思议,绝对是不可思议!
整个放映厅里鸦雀无声,不要说抱怨了,甚至就连呼吸声似乎都已经消失了,观众们自己都根本没有意识到,然后就这样乖乖地屏住了呼吸,唯恐一点点骚动都可能打破眼前的画面,忍不住瞪大了眼睛,全身心地把自己投入画面之中,将视觉、听觉乃至于触觉全部调动起来,静静地享受这场来自画面洒落灵魂的震撼洗礼。
当星际穿越真正发生的时候,剧情和人物都已经不再重要,就这样静静地欣赏着来自自然也来自太空的馈赠,即使是那些未知的冒险也充满了乐趣,让人不安之余又隐隐开始亢奋起来。
漫天璀璨繁星之中,他们离开了太阳系,穿过虫洞,进入了另外一个星系,然后十二颗星球就在浩瀚而恢弘的宇宙天际之中铺陈了开来。
放映厅里响起了隐隐的骚动,并不汹涌,甚至还有些压抑,却见证了影史上第一次真正完整的虫洞穿越影像,现在就可以想象得到,“星际穿越”正式上映之后必然引发影迷们的激烈讨论,就如同当年的“盗梦空间”一般——而他们,则是第一批亲眼观看到如此画面的观众,这难道不值得纪念吗?
但骚动很快就平复了下来,因为电影还在继续。
抵达另外一个星系之后,在正式探索前,团队还有准备工作需要完成:之前中断的数据又回来了,因为这里的中继卫星存储了信息,当他们抵达这个星系的时候,那些信息就重新被接受,地球之上所不了解的情况,现在终于可以进一步研究了。
米勒和曼恩的星球始终保持着联系,但埃德蒙斯的星球却在三年前中断了联系,这让布兰德博士紧张了起来,她不由抱着一丝希望,焦虑地询问到,“信号发射器故障吗?”
“也许。他的通讯是突然中断的。”另外一名成员多伊尔也不能确定。
现在更重要的问题就在于,他们到底应该先探访哪个星球?
米勒的星球最近,曼恩的星球其次,而埃德蒙斯的星球最远,这是物理距离,需要考虑燃料以及储备资源等等因素,从时间和资源角度考量,率先探访米勒的星球是最为合理的计划;同时,从米勒发回的数据来看,那个星球之上拥有水资源和食物资源,这是非常难得的,很有可能成为地球的替代行星。
但问题就在于,米勒的星球就在黑洞旁边,事实上,米勒和曼恩的星球都距离黑洞不远,而米勒的星球更是就在临界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