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是,“星际穿越”上映两周之后,将迎来年度重磅“变形金刚4”的强烈冲击,在这片土地里,“变形金刚”的号召力可绝对比克里斯托弗·诺兰和蓝礼·霍尔叠加起来要更加强势得多,没有人可以小觑。
另外,“星际穿越”同期还需要面对其他本土电影的夹击,“窃听风云3”、“分手大师”、“小时代3”和“后会无期”——接下来的七月就是华夏本土电影保护月,这也使得“星际穿越”的票房增长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种种原因之下,“星际穿越”的华夏首映第一周,整体声势并不被看好,各大院线的排片率仅仅只有三成左右,不仅远远逊色于超过五成的“变形金刚4”,就连“超凡蜘蛛侠2”、“银河护卫队”、“哥斯拉”等作品的排片率都比不上,与北美本土比较起来,“星际穿越”的号召力就足足低了一个档次,完全落后于爆米花视效大片。
然后,种种意外就出现了,三十六小时之内的跌宕起伏,故事的转折再转折,让人们根本应接不暇,某种程度上,第一波的“抵制狂潮”还是对上座率造成了严重影响,从票房数据就可以直接地看出来:
三千万人民币!
“星际穿越”选择了周三正式全面上映,周三首映的单日票房数据,不是三亿人民币,而是三千万人民币。这到底是一个什么位置的数据呢?横向比较一下就可以看出来巨大的差距了:
去年“地心引力”仅仅午夜场就交出了创造历史的两千万人民币,轻松创造了华夏市场的历史记录;而后一鼓作气地连续创造首映单日、上映单日等一系列票房历史记录,短短三天之内就横扫六亿五千五百万人民币,仅仅上映两周就打破了“阿凡达”保持的外语电影本土最高票房记录。
“地心引力”的午夜场数据就已经几乎可以和“星际穿越”首映票房数据相媲美了,这……这到底是一个什么魔幻的数据对比?
但现实就正在真正地如此上演着,令所有人跌破眼镜。
虽然说,每一位票房巨星都有滑铁卢的时候,而且,“星际穿越”在北美市场的首周票房也没有能够大爆特爆,这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一个结果;但如此巨大差距,甚至堪称暴跌,还是让所有人都跌破了眼睛,这也再次证明了:
华夏市场的确具有无穷潜力,只是现在还没有能够完全成熟,类型电影的票房依旧处于一个不安定不确定的状态——这也是前来宣传的好莱坞电影不得不把宣传发行全部都外包给华夏本土公司的原因。
如果就此发展下去,那么“星际穿越”的华夏票房就要扑街了,但显然,这片市场还是再次带来了惊喜。
第2008章 逆袭曲线
可以确定的是,华夏电影市场具有巨大的票房潜力,“地心引力”的二十一亿人民币票房数据就是最好证明,但这片市场依旧处于发展前期阶段,类型电影定位以及目标群众分类还没有能够完全成熟起来,这也使得票房数据经常容易出现大起大落的景象——
一个流量热点,似乎就可以引爆票房;一个定位偏差,似乎就可能导致票房雪崩。这也是流量明星们能够屡屡成为大型制作主角的原因:整个电影产业都正在摸索着市场的规律,他们不得不顺应潮流进行更多尝试,即使出现错误也不能放弃尝试和挑战。
“星际穿越”的华夏票房数据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