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时撇开王室授勋不说,欧洲社会文化体系之中,称呼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小姐”、“女士”和“夫人”等等是绝对不能出错的,而博士和教授这样的尊称也客观存在,给予高知识分子相对应的地位;但在美国,相关情况也存在,却没有得到真正认可,社会文化也没有给予重视。
最简单直观的例子,在欧洲购买机票或者火车票的时候,称呼选项一栏就有“博士”,偶尔,甚至还可以得到额外折扣;温布尔顿网球公开赛则是现在唯一一个依旧保留了“先生”、“女士”、“夫人”等等不同尊称再加上姓氏的比赛,而其他赛事都直接以姓氏称呼,省略了“繁琐的”前缀。
蓝礼的小小调侃立刻就赢得了贝克汉姆夫妇的共鸣。
“今天的拍卖会真的非常精彩,我试图抢购吉他和曲谱了,但遗憾的是,终究还是没有能够成为最终的主人。”得益于蓝礼的调侃,大卫的情绪稍稍放松了下来,说话也就显得自在多了,主动开口说道。
早年,在大卫和维多利亚热恋的时候,维多利亚陆陆续续开始改造大卫,从发型到造型等方面里里外外展开工程,其中包含了一个小小的细节,那就是大卫的嗓音。
如果说“万人迷”大卫·贝克汉姆有一个明显缺点,那就是他的声音,略扁略沙,偶尔还略尖,不符合成熟魅力男士的形象,完全就是青春变声期的鸭公嗓,这让维多利亚非常不满意,但其他部分都可以修改,声音却没有办法;于是,维多利亚想出了一个解决办法,尽可能让大卫不要说话,而是展露笑容,即使是媒体采访,也最大限度地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回答。
总而言之,维多利亚里里外外地重新为大卫制定了一套方案,最终结果也证明了维多利亚的聪明和睿智。
如此“禁令”,一直到大卫真正名扬全球之后才解除,但大卫还是保留了习惯,很少很少出席脱口秀或者访谈节目,避免自己露馅;只有在情绪紧张或者亢奋的时候,才会不经意暴露出来。
显然,上流派对也是“禁令”场合,在真正的贵族和精英面前,大卫也不希望泄露底细,往往谈话都会更加小心谨慎一些;但蓝礼那如沐春风的笑容,却让大卫放松了警惕,长句子就这样蹿了出来。
因为蓝礼注意到了维多利亚放在大卫腰际之上的右手做了一个小动作,虽然隐蔽,却还是被捕捉到了,他这才回想起了这个小细节,脸上的笑容就不由轻快了起来,“可以理解,我也试图抢购维多利亚设计的高跟鞋了,但遗憾的是,最终没有能够成功。我现在已经开始怀疑,转身离开的时候是否会后悔了。”
“哇哦!”维多利亚的表情明显明亮了起来,“此前就听说过,蓝礼……先生对时尚有着属于自己的独到见解,能够得到认可,这绝对是我的荣幸。遗憾的是,我不设计男装,否则我们应该可以有共同话题。”
简简单单一番话可以品味出诸多细节:
首先,英语语境之中,“先生”是置前的,维多利亚从称呼的使用上就可以看出来,她依旧没有放松下来。
其次,后续话语之中,整个话语核心是“自己”,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维多利亚自己,这才是她的舒适领域。
很多时候,言行举止就是最好的镜子,它能够折射出来太多太多东西,而且是非本意的无法控制的。所以,贵族社交的头条要素就是:观察,认真观察,只要静下心来认真观察,就能够有所收获。
“但你设计出了大卫,这就是一件完美作品。”蓝礼的回应总是恰到好处,一点幽默一点戏谑还有一点智慧,既然维多利亚希望以自己为核心来展开交谈,蓝礼也乐于把焦点从自己身上转移出去,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