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游戏”在英国票房达到两千九百万,“万物理论”在英国的成绩则是三千一百万。
横向对比之后,就可以看出“爆裂鼓手”如此成绩的不可思议了——虽然领先优势并没有达到碾压式的地步,但必须注意的是,“爆裂鼓手”在法国和英国的票房都突破了三千万,与“模仿游戏”和“万物理论”相比,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模仿游戏”在海外只有三个地区突破一千万,而“万物理论”则只有一个。
同样作为颁奖季作品,同样作为“贵族”出身演员主演作品,同样作为颁奖季影帝争夺战第一集团作品,单纯从票房数据来说,“爆裂鼓手”优势明显。不过……又有谁在比较呢?毕竟,蓝礼的号召力无人能敌。
除了英国和法国之外,德国、巴西、西班牙、阿根廷和日本,票房数据逐次递减,联手组成了“爆裂鼓手”海外票房突破一千万美元的七大地区,其中巴西和阿根廷市场的优秀表现着实令人眼前一亮,完完全全可以称得上是现象级的,再次让人感受到了蓝礼在南美洲的超高人气,甚至隐隐与欧洲相提并论。
单纯从数据就可以看出,“爆裂鼓手”的海外票房表现轻松完爆“醉乡民谣”,全球影响力也再次更上一个台阶,这是所有人都没有料想到的结果,达米恩·查泽雷更是一举成名,这位寂寂无名的新人导演瞬间炙手可热起来。
“爆裂鼓手”的海外票房一路飙升一路闪耀,由低调登场到热议狂潮,再到遍布全球,累计数字也屡屡制造惊喜,一步一步地逐渐打破期待值,一千万!三千万!五千万!每一次突破都能够带来无数欢呼。
然后,漫不经心地,“爆裂鼓手”就这样突破了一亿,又突破了一亿五千万,海外市场也同样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奇迹。
第2247章 切入角度
因为海外市场购买发行版权的时间有早有晚,这也使得“爆裂鼓手”的海外市场上映档期完全没有规律可言,断断续续地,电影的上映周期足足延续了一年时间,等次年颁奖季揭晓的时候,电影在海外市场也依旧没有完全下线。
“爆裂鼓手”在漫长时间里,在世界各地粉墨登场,持续不断地刷新自身纪录,因为上映阵线拉得太过漫长,而且数据叠加速度也相对缓慢,以至于媒体热度渐渐开始下降,最后再也没有媒体给予过多关注,恍惚之间似乎已经忘记了还有一部颁奖季作品依旧正在院线持续上映。
一直到2015年的九月初,“美国周刊”正式报道,“爆裂鼓手”的海外票房成功突破一亿五千万美元,这才重新唤醒了人们的记忆,感叹与赞美之词再次沸沸扬扬地喧闹起来,让这部电影再次进入了大众视线:
去年年末这部作品着实引发了太多讨论,至今依旧历历在目;没有想到,海外观众也与他们有着相同的默契,果然,好电影总是能够引发共鸣,与文化、民族,阶级等等都没有直接关系,真正考验的还是一颗愿意拥抱艺术享受艺术的赤子之心。
这显然是一个意外惊喜!
“爆裂鼓手”的海外票房数据最终定格于一亿七千七百万美元,不仅一鼓作气突破了一亿门槛,而且还远远地超出了水准,虽然没有能够进一步取得突破两亿,却依旧值得大肆庆祝。
这部制作成本仅仅只有三百万美元的作品,曾经在构思阶段彻底无人问津,即使是达米恩·查泽雷专门制作了短片并且在圣丹斯赢得了赞誉来进行宣传,也依旧没有能够吸引到愿意投资的电影公司,这也迫使达米恩不得不在落日塔酒店之外守株待兔,然后他等到了蓝礼;而现在,电影却堂堂正正地在全球范围内席卷三亿六千五百万美元,强势地成为了2014年投资回报率最高的作品。
这是一个奇迹,也是一个壮举,再次证明了蓝礼独树一帜的艺术眼光;再加上“夜行者”的备受赞誉,西西弗斯影业轻而易举地吸引越来越多瞩目视线,不管安德烈是否玩票,但只要蓝礼坐镇这家公司,就意味着没有人可以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