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没有入围最佳导演,但他在学院的号召力依旧宝刀不老,在口碑平平的情况下,在金球奖彻底无视的情况下,依旧逆袭杀入奥斯卡,而且还在重磅奖项部门之中都有所收获,威势不减。
“万物理论”五项提名,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原创配乐。
“塞尔玛游行”两项提名,最佳影片、最佳原创歌曲。
从提名数量、提名部门等等细节就可以清晰地看到颁奖季第一阶段的整体格局,比任何分析都更加简洁有力——在最佳影片争夺战之中,一方面,“塞尔玛游行”已经基本宣告彻底出局,而“美国狙击手”则成功上位;另一方面,“狐狸猎手”的缺席提名绝对堪称悬案。
“狐狸猎手”足足赢得了五项提名,最佳导演、最佳男配角、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化妆与发型,其中最佳男配角是两个提名,那么,为什么没有最佳影片呢?从方方面面来说,这部作品都堪比“模仿游戏”、“美国狙击手”、“万物理论”,从任何一个角度来说都具有强大竞争力,最终掉队确实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唯一的可能解释就是,黑客事件的强烈冲击过后,索尼经典不得不做出取舍,他们选择放弃“狐狸猎手”、专攻“爆裂鼓手”,学院公关策略已经悄然发生了改变,就好像韦恩斯坦影业一样。但即使是如此解释,对于第一阶段的学院公关也无法做出完整的覆盖,只能是无解困局之中的一个猜测而已。
如此说来,韦恩斯坦影业放弃了“模仿游戏”,而索尼经典则放弃了“狐狸猎手”,这也彻底改变了颁奖季格局,本来就难以揣测的第二阶段,现在就充满了更多悬念,一点点变化都可能导向截然不同的发展。
当然,作品自身的表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演员们的收获——在第二阶段的学院公关战之中,作品整体实力必然对演技部门的角逐具有辅助作用,如此影响,现在就可以在演技部门的四大奖项提名之中清晰可见。
首先是缺少悬念的配角部门。
最佳女配角,“少年时代”的帕特丽夏·阿奎特、“鸟人”的艾玛·斯通、“模仿游戏”的凯拉·奈特莉、“魔法黑森林”的梅丽尔·斯特里普、“涉足荒野”的劳拉·邓恩,跻身最终五强。
最大冷门无疑是“涉足荒野”的劳拉·邓恩,“至暴之年”的杰西卡·查斯坦、“骄傲”的伊梅尔达·斯汤顿(ilda staunton)、“夜行者”的蕾妮·罗素(rene rso)、“圣人文森特”的娜奥米·沃茨全部掉队,而此前颁奖季之中始终不显山不漏水的劳拉·邓恩在最后时刻完成翻盘,不得不令人佩服“涉足荒野”的发行公司福克斯探照灯的公关能力。
最佳男配角,“爆裂鼓手”的jk·西蒙斯、“少年时代”的伊桑·霍克、“鸟人”的爱德华·诺顿、“狐狸猎手”的史蒂夫·卡瑞尔和马克·鲁法洛,成功赢得了奥斯卡提名。
唯一意外应该是报名最佳男配角部门的史蒂夫·卡瑞尔。
整个颁奖季以来,最佳男配角部门的竞争都相对稳定,没有太多意外也没有什么波澜,方方面面都是如此,就连得奖呼声也全部集中在了jk·西蒙斯的身上,这与竞争白热化的最佳男主角部门形成鲜明对比,于是,索尼经典做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决定,为史蒂夫·卡瑞尔报名男配角部门。
喜剧演员出身的史蒂夫·卡瑞尔,凭借着美剧“办公室”展现了自己的喜剧才能,但是连续六年提名艾美奖却连续六年陪跑,这就可以看出他的困境了;而在电影方面,“疯狂愚蠢爱”、“四十岁的老处男”、“阳光小美女”、“冒牌天神2”等作品都取得了不俗成绩,却始终没有能够为他打开局面。
一直到“狐狸猎手”这部作品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