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电视台的剧集往往更加短小精悍,而且很少会为了收视率而强行灌水,某种程度也给予编剧们更多发挥空间。当然,也正是因为如此,bbc不少剧集都相对冷门,剑走偏锋,受众面相对狭窄。
这与堂吉诃德频道的初衷立意,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也许,他们的合作能够碰撞出更多奇妙的火花。
蓝礼真心实意地认为,“不管最终是否可以长期合作,这都是难得的机会。”
安迪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细细地思考消化了片刻,“的确,安德烈和亚瑟都认为这是一次重要的合作机会,但剧集制作方面,我们还是缺少足够的经验。安德烈此前和我提起过,让我推荐一名到两名值得信赖的专业人士,担任堂吉诃德频道的创意部门负责人,对剧集和电影的质量进行宏观把控。”
安德烈的想法非常有远见。
以奈飞为例,他们也同样拥有自己的艺术创作部门,针对项目进行筛选把控。但前期高速扩张阶段,他们有些饥不择食,通过大数据完成计算,然后流水线地制造出成堆成堆的类型化剧本和类型化电影,根本就没有质量可言。
比如说“小丑回魂”的票房大卖,奈飞就制作出一批怀念八十年代复古狂潮的“迷影”电影。
再比如说“伯德小姐”取得成功,奈飞又制作出一批聚焦青少年成长烦恼的作品。
以大数据为向导,以固定模版为套路,批量生产出符合潮流的作品,然后奈飞的原创库就如同火箭蹿升一般充实了起来。
显然,堂吉诃德频道不能学习奈飞——最重要的原因还是缺钱,他们不能豪爽地撒钱,所以需要更加重视质量。
目前,整个西西弗斯影业的创意部门负责人就是……蓝礼,所有项目全部都必须由蓝礼经手才能够批准拍摄。
但蓝礼不可能真正地担任部门总监的职务,他最多就只能是顾问,日常的繁琐工作和小项目的审核,则必须有人专门坐镇办公室负责。这也意味着,部门负责人的品味和眼光就非常重要了,他可能决定堂吉诃德频道的艺术水准。
就好像欧洲三大电影节的艺术总监一样,他们所挑选的主竞赛作品,将决定每一年电影节的质量与水平。
“bbc就有不少的管理人才,你可以让安德烈去打听看看;另外,你为什么不询问一下罗伯特·雷德福的意见呢?看看他是否有什么推荐人选?更进一步,看看他是否愿意担任我们的创意部门顾问?”
蓝礼的建议让安迪不由眼睛微微发亮,这确实是一个解决方案。
蓝礼却是轻笑了起来,“安迪,你是我的经纪人,他们现在使唤你帮忙,是不是太顺手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