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言片语让围观的吃瓜群众们越发不理解了:难道,“龙虾”崩了?
虽然卢米埃尔大厅的容量有限,现场还有很多很多观众没有能够第一时间进入场内,但场外依旧聚集了大量好奇的观众与记者,殷切期待着能够第一时间在现场得到反馈资讯,里三层外三层的热闹景象,即使是在戛纳,也绝对堪称难得一见——放眼全球,也只有蓝礼能够具备如此强劲的号召了。
可是,事情的走向却令人有些困惑。
的确,现在人人都在吐槽,似乎蓝礼的每一部作品上映都是“花式称赞大会”,影评人和记者都绞尽脑汁地称赞蓝礼,“职业生涯最佳”的词汇已经发展到令人呕吐的程度,如此局面确实是让人烦不胜烦。
但更换一个角度来看,即使蓝礼真的遭遇“滑铁卢”,现在观众也不相信蓝礼的作品质量会糟糕到什么地步,“蓝礼·霍尔”的品牌效应已经深入人心,就连当年的“超脱”,现在也在资深影迷之中重新回暖。
于是,突然看到记者提前离场,而且还骂骂咧咧,那种心理落差让吃瓜群众都不太适应,原本应该开心“事情终于不是标准结局”的;而实际情况却是一头雾水,根本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以至于开心不起来。
难道是……期待值过高?以至于制造了巨大心理落差,这才导致差评?
但没有人能够回答,因为门口苦苦守候的人们都是没有能够观看到首映的可怜孩子,现在也只能是面面相觑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却不知道卢米埃尔大厅里到底发生了什么,那种忐忑的心情甚至超过了“蓝礼可能滑铁卢”的亢奋与雀跃。
然后……等着等着,卢米埃尔大厅里断断续续地传来了掌声,却不热烈也不汹涌,似乎只是客套性的应付;但慢慢地,掌声越来越响亮越来越厚重,即使是站在场外也能够清晰地捕捉到那种热情,并且还在持续走高。
问号不仅没有得到解答,反而是越来越多,视线交换之间的猜测也越来越多,隐隐地,期待值也变得忐忑起来——如此场景,与“星际穿越”的首映式有些相似,但比起“星际穿越”来说,“龙虾”的反馈信息显然更加清晰。
至少,最终是在全场雷鸣般掌声之中落幕的。但考虑到最初阶段的摔门而出与长时间沉寂,事情就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即使是散场之后,疑问也依旧没有能够得到解答,推特之上第一时间抢先发布的评论就可以窥探到冰山一角。
“大师之作!欧格斯·兰斯莫斯再次展现出了惊人才华!蓝礼·霍尔的破格喜剧表演更是令人眼前一亮!”
“略显遗憾,止步于一个概念,却没有能够进一步深化。欧格斯·兰斯莫斯没有能够真正窥探到本质,显然电影还有更多进步空间和挖掘空间,开场的趣味十足最终落脚于结局的困惑,没有能够达到效果。”
“以人际关系影射社会阶级,兰斯莫斯的尝试更进一步,再次带来了令人惊艳的反思狂潮。”
“戏剧性的植入还是略显笨拙,起承转合的设置还是不够流畅,可以明显察觉到,角色与剧情之间的疏离,兰斯莫斯可以做得更好,整体效果略逊于’狗牙’;但选择蓝礼·霍尔和蕾切尔·薇兹是神来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