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的可能太渺茫。”徐嵘叹道:“为了这么一点儿可能,就如此消耗民力,百官怎能不担心,百姓怎能没有怨言?”
“说来说去,就是不相信朕的判断!”宋玉筝冷笑道。
“……皇上虽英明,可毕竟钦天监也并没有如此判断。”徐嵘无奈道:“术业有专攻。”
“所以徐老你也以为朕错了。”
“人非圣贤……”
“行了,不必再说!”宋玉筝恼怒的道:“说来说去都是让朕撤了圣旨!”
“皇上圣明。”
“朕绝不会答应!”宋玉筝缓缓道:“圣旨已下,但有抗旨不遵者,自有朝廷的律法,莫怪朕无情!”
“唉——”徐嵘苦笑。
皇上再英明,也是年轻气盛,想劝她收回圣旨几乎是不可能的。
可文武百官又对这道圣旨极为恼怒,对抗之念极坚,这么下去,恐怕要出大问题。
宋玉筝道:“朕已经派御史台下去,看看哪个阳奉阴违,绝不放过!”
“皇上,这消息到底如何而来?”徐嵘叹道。
宋玉筝斜睨他一眼。
徐嵘道:“老臣听闻,大月朝也开始兴役,发动民夫要开始建渠。”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