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里握着土豆,这是马克决定要种植的作物。
“虽然它现在还是我的食物,但是几天之后,他就会成为我活下去的希望,以前我非常讨厌宇航所那帮人把土豆作为我们的主食,但是现在我真的是爱死他们了。”
说到这里,聂唯还对着镜头扭起了屁股,胡乱自嗨的唱着:“土豆土豆,我爱土豆……”
现场的观众也被银幕上聂唯的搞怪逗得忍不住笑出了声,轻松的气氛渐渐冲散了放映厅内的压抑,就像是银幕里面的火星一样,黑沙暴也终于过去,火星也再度迎来了曙光。
当然,种植的过程并不顺利,甚至还有点危险。
在经历过爆炸、坍塌种种困难后,塑料棚终于搭好了,一切也似乎终有走上了正规,看到银幕中马克欢呼的一幕,现场的观众们也都不自觉的跟着鼓掌拍手。
结果很重要,但是观众们感受的确实求生的这个过程。
聂唯在剪辑上确实有着炉火纯青般的功力,因为电影的时长关系,聂唯是没有办法细细阐述者没一个求生的细节。
但是好的剪辑师,就是能把一些短短的片段剪得精彩,让观众既能感受得到求生过程的不易,却又不需要怀着沉重的心情去看。
像是肥料的问题,解决的办法最终竟然是科研人员在火星时遗留的粪便,看着聂唯饰演的马克塞着两个鼻塞剪开那些粪便袋的时候嫌弃的表情,观众完全被逗的哈哈大笑。
还有为了制造供应塑料棚的水分,马克点燃氢气结果被炸飞,再出现在镜头前的时候,浑身还冒着青烟的样子,观众瞬间又被逗的哈哈大笑。
就这么一边笑着一边看,马克的土豆田也完成了。
不过完成并不代表成功,这里毕竟是火星,环境和地球完全不同,土豆到底能不能长出来,这是一个从未有人完成过的课题。
终于在第四十八天,马克吃着早餐路过塑料棚时,下意识的往里面看了眼,下一秒,他整个人怔住了。
当观众们看到走进大棚的马克蹲下身子用手抚触一颗小小的土豆嫩芽的一刻,真的是打从心里感到感动。
镜头不断的拉近,给了这颗土豆苗一个特写,那代表着生命的翠绿,也仿佛代表着马克生命延续下去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