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为何有观众会叫好,就是因为元泉饰演的乘务长对待经济舱和头等舱的客户时,态度保持一致。
金钱上的消费带来的享受是无法弥补的差距,但是态度上却可以一碗水端平,而这却恰恰是如今很多服务业做不到的事情。
不知道多少服务员在面对普通客户时态度敷衍甚至冷漠,对待高端客户却极尽谄媚。
这种态度上的差距也是让不少普通人感到不忿。
大家同样都是来消费,不能因为我花的少你就不拿我当上帝啊?
聂唯正式抓准了大众这样的心里,才故意塑造那个刁难人的客户和乘务长的这次堪称教科书般的应对方式,让乘务长这个角色一下子在观众的内心刷了无数的好感值。
“真聪明。”李璐心里赞叹道。
让观众喜欢一部电影,那就先让观众试着去喜欢电影中的一个角色,这也是李璐赞叹之处,聂唯很聪明的通过一件十分小的事情,就为乘务长这个角色博得了大众的好感。
当然,这看似简单的事情,其实做起来却不简单。
为什么有些导演拍出来的电影,大众看完整部电影后却一个角色都没有记住?这就是角色塑造方面的问题。
一个角色如何基于本身获得大众的好感,这绝对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就像是聂唯对于乘务长和乘客之间这一次问题的处理,涉及到了角色本身的性格,角色职业的责任,还有就是社会问题。
角色本身性格很好理解,你不能让一个沉稳的角色去暴怒怼人,自然也不能让一个玩世不恭的角色去一本正经的劝人。
说出这番台词的人必须要是角色性格合适的人,才能让大众理所当然的接受。
空乘团队有五个人,只有乘务长这个角色的年龄和性格才适合说出这番话来,换其他四个人任何一个说这番话,都起不到相同的效果。
而角色职业的责任就是需要考虑到角色背景的问题。
像是头等舱乘客一开始针对的其实并不是乘务长,而是天爱所饰演的空乘,而乘务长是在两人僵持之下的情况下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