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买了田地,也并不急用,不过是为了手中银钱能够保值。”

明远先表明了他一家人不需要以这些田地过活。

“且这些田地到手,也是一样要雇佃户耕种,何不先借与书院,作为试验井田之用?”

事实上,对于明远来说,也是一桩好事。

他早就想置办些田地了,但是田地需要雇人打理,他家人口单薄,他又分身乏术。

而现在,张载想要以横渠书院的名义,购置一部分田地以试验井田。计划中的田地规模是九顷,按照陕西的地价,一顷地200贯可以买到。九顷地就是1800贯,挑选好一点的地块就是2000贯。

他能够一次性花出2000贯购置土地,还有横渠门下的师兄弟们帮他照管……这种好事,明远想都不敢想啊!

如此一说,吕大临、李复等人相互看看,都觉得这事能成。

张载却问:“凤翔府也可吗?”

明远点头:“那是自然。先生您难道忘了,家母也是横渠镇人。外祖舅父,皆住横渠。家中田产置在横渠,家父家母都是千肯万肯。”

张载便点点头,微微闭上眼,不再说话了。

显然这位大儒并不太适应热闹喧嚣的长安城,而是认为横渠镇更适合他做学问。

一时间皆大欢喜,一众横渠弟子们脸上都露出笑容。

谁知明远却提出了一点自己的看法:“学生有一点点浅见,不知当讲不当讲。”

如果他把这话放在前头说,也许这话就“不当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