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一月五次“万姓交易”的日子, 大相国寺就变成了一个热闹非凡的所在。

明远与苏轼一道,来到大相国寺附近,就已觉得眼不够看。只见山门前后, 多是售卖飞禽猫狗, 珍禽异兽,再往内走, 便是日常杂货。

进入寺院庭中,在此售卖货品的小贩各显神通,有的架起帐幔, 有的支起棚屋,货品也越发五花八门, 从家居陈设到时鲜瓜果,几乎是应有尽有。

明远对这里的“万姓交易”十分感兴趣, 左顾右盼, 还没忘了去一旁王道人蜜饯摊上包了好几种蜜饯,然后跑回来塞到苏轼袖中:“子瞻公,尝尝!”

苏轼不像明远那样孩子气, 但他本人确实是个嘴馋的, 原本想要矜持一下, 但到底还是接过了蜜饯, 送了一块到口中, 顿时开始眉飞色舞。

酸酸甜甜的, 真好吃!

摊位从院门处一直延伸至大佛殿前。

相国寺大佛殿左右回廊上,是各寺院的师姑们售卖各种针织品的地方, 从男子用的领巾抹额幞头, 到女性佩戴的花、冠、披帛……只要有人穿戴, 这里就有人做了出售。

苏轼对此不感兴趣, 直接越过了大佛殿回廊,到资圣门一带去等候。倒是明远仔仔细细地看了一圈,结果因为相貌生得太好而被人围观,甚至还被送了两朵精致的绢花,簪在帽上,才美滋滋地出来,与苏轼会合。

这时苏轼已经在资圣门前转了好一圈了。这一带文化气息浓郁,大多是售卖各种书籍和古玩字画的,还有一两家著名的笔墨铺子在此摆摊。

苏轼看好了两挺新墨,只是问了价格之后还是觉得昂贵,将墨锭托在手中反复摩挲,还是没舍得买。

“子瞻公,准备好了吗?”

明远跑过来问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