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远点点头,笑着说:“刚来京城时,在各香行里一逛,发现京里人都喜欢自己‘合香’,便以为这种梅花香饼不会有什么市场。但现在看起来,也卖得不错。”
这种用模子压成梅花形状的香饼,是山阳炭厂的副产品——制作蜂窝煤时筛出特别细的煤粉,混上木粉和香料,浸湿后用模子压成形状,最后晒干,就制成了这样的小块香饼。
它的优点是耐久,缺点是香型单一,不方便喜爱风雅的士大夫自行调配。
因此明远原本不想在汴京市场主推这种香饼产品。而朱家桥炭行那里,一开始只是将这种香饼作为赠品,送给蜂窝煤购置较多的“大客户”。
谁知这一赠送,渐渐地汴京城里用的人多了,也就有不少人喜欢上这个,到朱家桥炭行来问,能不能单独买。
明远这时才对本时空的居民到底有多爱香,有了一个准确直观的认识。
除了日常焚香、熏染衣物之外,汴京的大户人家出行,马车内也要熏香,不止是马车内,就连马车两侧,也各自挂着一枚碗口大小的铜制镂空香炉,内置点燃的香块。随着马车徐行,两边的香炉中便不断溢出香烟,令这马车成为真正的“宝马香车”。
而炭行所出的梅花香饼,则因为容易点着而又耐久,最适合挂在“宝马香车”两侧,立时成为了被大户人家所青睐的香饽饽。
等到这梅花香饼真正上市,小门小户的汴京百姓也发现,这香饼味道清新好闻,点上一饼,室内能香一整天。而且价格便宜,不用费心思专门去调香。
一时间这梅花香饼竟意外地风靡起来。
山阳炭厂“不得已”,又在原先速沉香料的基础上,多开发了四种香型,配合梅花的五瓣形状,放置在五瓣的小盒子里发卖。一时间竟被抢购。
如今朱家桥炭行每日都得早早在门口挂上“香饼售罄”的告示,以避免那些专门来买香饼的主顾混在买蜂窝煤的客户里,排上好久的冤枉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