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礼台前,沈忠带着垂头丧气的京营禁军们,一起冲着官家的方向拜倒,大声请罪。
岂料等了好久,根本无人理会。
观礼台上,官家赵顼龙颜大悦,满心只想着火器的事,哪里还顾得上怪罪禁军?
适才霹雳砲弹掷出,火光迸现,地动山摇的景象已经足够震撼人心。
再看到那些千疮百孔、七零八落的“靶子”们,赵顼心中已在自行想象这千枚万枚的霹雳砲弹投掷出去,在战场上克敌制胜的情形。
伴驾而来的宰执重臣们众口一词,向官家贺喜。尤其王珪的吹捧最为过分,他见到赵顼脸上的喜色,便没口子地夸赞新出的“军器监法”,使军中从此又多一枚几乎无敌的神兵利器。
王珪在拜了参知政事之后,新得了个外号,叫“三旨相公”,上殿时他的目的就是“领圣旨”;官家一旦做出决定,他就说“臣领旨”;出了大殿,他就表示自己“已领旨”,大家按照旨意办事就行了。
因此这王珪可以算是朝中第一“端水大师”。此时此刻他也是一样,之前刚刚将“霹雳砲车”狠贬过一通,现在一通猛夸,竟也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而宰相王安石却只能看王珪一眼,不好再说什么。
今日文彦博因身体不适,没有伴驾到南御苑来。因此直到现在官家身边都没有听到什么反对的声音。
兵者,凶器也。军器监研制出这样威力巨大的“凶器”。也许官家一转身离开南御苑,御史的谏词弹章就立即递上来,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
少时种建中被官家赵顼招至观礼台前,赵顼亲切问起种建中,这次军器监大获成功,想要什么封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