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明远当初打着入国子监上学读书的名号进京,但是却在这里“游手好闲”了一年!
万一吕大忠来过问自己的学业,那该怎么解释?
在史尚眼里看来,平素一向风流倜傥的明远似乎被这个消息惊呆了,连脸色都吓得煞白。他好心提醒:“要不要小人去通知哪位,能来帮郎君解围的?”
明远就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拉住史尚,如此如此,吩咐了几句。
然后他硬着头皮,回到自己家中。
吕大忠正在花厅中等着明远,而且脸色颇为好看——
不为别的,只为明远在花厅中的书案上放着整整齐齐的一排,是所有在汴京城中刊印的《横渠学刊》。
明远在推广横渠先生的学术这方面,努力有目共睹。吕大忠看了想必也很欣慰。
不管怎样,明远总算给吕大忠留下了一个好印象。
明远赶紧上前,向吕大忠见礼,规规矩矩地拜见师兄。
吕大忠正如史尚所形容的那样,已经年过半百,头发花白,脸上额头上皱纹丛生。他与昔日横渠门下的“教导主任”吕大临眉眼五官十分相似,风格也十分相似,一开口便让人觉得他严厉不可亲近。
因此,虽然吕大忠开口称赞明远过去不遗余力推广“关学”的举动,但明远还是有些战战兢兢,不敢多说,生怕多说多错。
他小心翼翼地相询,才晓得吕大忠时任陕西路转运判官,这次来是上京磨勘的。
吕大忠上京之前特地前往横渠,拜见过张载,因此得知横渠门下有三名弟子正在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