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高智言辞便格外小心翼翼, 毕竟他只是个做小本生意的,从来没想过, 今日自己能够与这么多“大人物”同坐一席。
得知閤子里至少有吕大忠、种建中和种师中三人,是横渠门下的时候, 明高智以为自己全明白了。
他以前听说过二嫂娘家与横渠先生张子厚是邻居, 因此送了二房的独子去横渠门下读书。
当时明家人还暗中笑二房傻气,就像二房收养长房身后留下的女孩十二娘那时一样。
可现在看来,这个决定真是无比英明啊。
明高智不动声色,时不时也会插嘴, 向吕大临问问陕西风物,而后勾起苏轼在凤翔时的美好回忆……
一时酒席散去。明远才将明高智和明巡单独邀到一间閤子里。
明高智问起明巡, 才晓得这座长庆楼根本就是明远的产业,而明巡为了历练自己, 正在酒楼中学做大掌柜。
明高智惊讶得眼珠差点儿掉出来。
但多年在外经商, 将明高智的性格磨练得颇为沉稳,惊讶之情一闪而过, 先是将长庆楼盛赞了一番,而后才问起明远:
“远哥, 你父亲如今身在何处?”
明远:……好问题!我也很想知道。
他老老实实地将熙宁二年时, 如何接到父亲的家信, 如何收到商户代还的款项,如何接到父亲的信应约上京,又如何没能在汴京等到父亲等等……详细情由全都告诉了明高智。
这些事有不少是明巡知道的,所以明远不能隐瞒或者篡改。
但反正这些“背景故事”都是试验方负责编造的,就算是有漏洞也应当由试验方去圆。于是明远就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做了一回老实孩子。
他告诉明高智:“阿爹前两日还写信来,说他在杭州。”
“哦!”
明高智恍然地应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