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蔡京更加笃定,自己着实不必着急返回钱塘——他很快就该有更好的任命了。

于是他悠悠起身,付清了“洗面汤”的钱钞,转身出店,临走时给聚在店中听人读报的百姓们抛下一句:“之后看看汴京城中物价有没有上涨,就知道这次的新法,能不能管住那些豪商了!”

谁知几天过去,蔡京抛下的这句话,就像是魔咒一般,在汴京城里应验。

各种物价都蹭蹭地上涨。

每年流水在500贯以下的,仅限于小商贩们的小本生意和汴京附近出产的菜蔬水果。

除此之外,市易司开张之后,汴京所有的价格都在上涨。

涨幅最高的,是米、油和布料。这些都是京中的大豪商们手中囤积最多的货物。市易法名义上是为了打击垄断,却没想到一旦施行,市面上价格更高了。最终承担压力的竟然都是京城中的百姓。

人们心里开始泛起嘀咕。

然而最传奇的还要数一种货物——生猪。

汴京是百万人口的大都市,每天消耗的生猪有数万头。

这些猪每天都从南薰门进城2——只有这座城门可以走牲口,因此每天从这里进城的猪比进城的人还要多。

据说这贩卖生猪的行会听说“市易法”出台之后,使了最为简单明了的一招:

他们将这上万头猪赶进南薰门,将之全部“交给”市易司的官员,然后就不管了,直接打道回府。

试想,上万头猪,全部堵在南薰门门口,市易司根本没有人手也没有能力去分配这些生猪,然后将其再次出售给需要的酒楼脚店、屠宰坊与小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