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明远只是一介白身,连科举都没参加过,官家竟然想要亲自见见?

他凭什么?

但此刻在王安石面前,吕惠卿与蔡京都很妥善地掩饰了心意。

吕惠卿便道:“明远年少多金,颇多智计,为国有功,是年轻一代中的佼佼者,天子想要见见,也属寻常。”

谁知王安石依旧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模样,继续拈着胡子道:“听天子的意思,如果明远入觐,他就会为明远授官。”

——这就更过分了。

大宋一朝,得官多半是两种途径:一是科举,一是荫补。明远既无功名,又无身为高官显宦的父祖。不过是有点钱,生意做得大罢了。

如今各处都在以“冗官”为朝中弊病之际,天子竟然还想要给明远这样一个人授官?

就连吕惠卿,闻言也只能强笑着向王安石道贺:“这是好事啊!那少年与元泽一向交好。介甫往后在商界定然多几分助力。“

蔡京坐在一旁,看似脸色不变,心潮却不断起伏。

谁知王安石的神色更愁:“但元泽早说过,若是给明远授官,恐怕他会断然回绝。现在回想,这人应当完全无意仕途才对。”

史上颇多隐逸之士,本朝“梅妻鹤子”的林逋林和靖就是一位典型。此人越是拒不做官,在士林中的名气也就越大。王雱认为明远就是类似的人物。

王雱与明远交好,因此王安石信任王雱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