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6页

想到未来无限的可能,两姐妹就干劲满满,但那个目标距离她们还有些遥远,慢慢来就是了,不急。

开车回了家,左小右和这里的女仆说了一声,就带着两姐妹返回了凉山。

此时熊猫居已经制作出了各种口味的月饼,甜的、咸的、蔬菜的、肉的,应有尽有,两姐妹吃的不亦乐乎。因为今天还不是中秋,两姐妹拿了不少月饼,带回去给母亲和弟弟吃。

随着凉山村的人越来越富,家里有孩子的也不再把自己的子女当做简单地劳动力,再加上凉山小学对全村的孩童实行高素质教育,让凉山的孩子们,尤其是那些十多岁的少年男女们渐渐没有了早结婚、早生娃的想法,整个凉山村的风气渐渐朝着城市化的方向转变了。

但是孩子们从小还是要帮着家里干农活的,虽然现在的农业都实施了机械化和自动化,并不需要多少劳动力,但是机器也是需要人操作的,而且有很多零碎的活也需要人工来完成,比如晒麦子、晒玉米什么的,这些都需要劳动力,所以家里的孩子虽然不用十三四岁就结婚,但该干的活还是要干,通过干农活,也能让孩子们知道生活的不易,这对他们的未来有好处。

今天是秋分,也是秋收的时节,目前全村正高高兴兴的进行着秋收的活动。依靠着机械化和自动化,村子里的人要收割家里的粮食只需要多半天时间。此时已经是下午,地里的粮食基本收割完毕,剩下的就是一些后续工作,这些工作并不用着急,所以村子里大部分人都在悠闲的做着一些整理,看到两姐妹从山上下来,纷纷乐呵呵的和她们打招呼。

两姐妹也有大半个月没见到村里人了,很是热情的回应着,不知不觉就到了自己家,但刚到家,就听到了母亲和弟弟的争吵声。

争吵的有些激烈,一会儿工夫,张阿牛就气呼呼的从屋里冲了出来。看到两个姐姐回来,张阿牛愣了下,然后露出了笑容,但这时候母亲也追了出来,张阿牛顿时笑意全无,哼了一声就从院子里跑出了家门,不知道跑哪去了。

第四章 小琴

“妈妈,这是怎么了?”好不容易回趟家,却遇到这种事,两姐妹拎着月饼,满脸错愕:“你跟阿牛怎么吵起来了?”

两姐妹的母亲叹了口气:“阿牛喜欢上了一个寡妇,那寡妇还带着个孩子,阿牛说要娶她进门。”

“啊!?”两姐妹吓了一跳,这可不是小事儿,张阿牛今年才十三岁,就算这里的女人结婚早,十四五岁结婚的多的是,但如果是个寡妇,还是个带孩子的寡妇,那怎么办也要十七八岁了。更何况村里的寡妇不多,就算有,也很快被村里的光棍给‘消化’了,据她们所知,村里带着孩子,还没再嫁的寡妇有三个,但从年龄上看,应该是最小的那个。

两姐妹从母亲口中得到了证实,的确是最小的那个寡妇。

但最小那个寡妇也二十出头了,带着个三岁的女儿,听说是怀着孩子的时候,孩子的父亲在山里捉山鸡的时候被毒蛇咬死了。村里人比较迷信,婆家人就说是儿媳妇克死了儿子,直接把怀胎五月的儿媳妇赶出了家门。

而那个寡妇想回娘家,可是娘家人不富裕,不想让女儿成为拖累,就想再给女儿找个婆家,可是村子就那么大,人人都知道他们家女儿克夫,就连村里的光棍都不敢要。

这样一来,小寡妇伤心之下,找村里的好心人帮自己搭了个棚子,从此以后一人独住,靠着种点地瓜、土豆为生,哪怕生孩子的时候也是自己一个人在棚子里生的,非常命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