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页

可在工作人员,带队老师以及每次活动、参观接触的官员、领导、接待方的眼里,全都是万长生这个代表团总带队管理得当,收放自如!

真正做过管理工作的人才会明白,事必躬亲只要有责任心,并不难,难的是抓大放小,知道什么该自己管,哪些事情要发动中层管理人员来忙碌。

看万长生轻松写意的成天笑呵呵,从来不脸红脖子粗的到处吆喝催促,都是那几个助手在安排,又有各分队的成员在张罗。

还以为是他会管理呢!

得看看这是什么环境,什么人啊,谁来平京参加青年表彰大会还不夹着尾巴尽量表现自己的?

万长生不过是捡落地桃子罢了。

晚上到气势恢宏的国家大剧院去看了一场表现近百年前五四青年文化运动的话剧,乡下土包子万长生从进门就算是开了眼。

从巨大的建筑外观就充满了形式美,走进去以后随眼可见的都是精美雕塑!

而且绝对是名家作品。

有精致到西瓜大小,摆放在四方立柱上的不锈钢造型,也有锈迹斑斓的工业风作品,更有顶天立地几十米,像古船骸骨的琵琶造型,丰富多彩寓意深刻。

万长生从开始就目瞪口呆的流连忘返!

有时候一张白纸好作画真的有道理。

万长生没有接触过太多艺术门类,他的性格也不是那种贪多求广的主动式搜寻,从买了笔记本电脑开始,就是知道达芬奇的画,那就找来开始钻研达芬奇的,老曹给他说丢勒、米勒的还不错,他立刻在这两位身上耗费了大量的专注度。

有好终须累此生。

就是万长生这种心无旁骛的真实写照。

找到一个门道,那就要钻研透彻,才是爱好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