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页

这就是文无第一的特点了。

也许老苟是半路出家,并不是某派传承,他就没有门派之间的先入为主,纯粹是喜欢万长生的印,特别是万长生以篆文见长,这在年轻国画人里很罕见了。

连老荆喜欢万长生的印,都是因为万长生有博采众长的特点,这跟他们皇宫博物院成天揣摩各种天南地北摹印有很大关系。

但天下篆刻,皆在江浙徽包邮地区。

北派传人听起来很牛逼,感觉占了半壁江山。

其实在江浙徽一带篆刻界的眼里,就跟南宋时期看金国的眼神儿差不多。

蛮荒之地……

所以老荆头听了有江浙过来的人,顶了万长生的助教篆刻课,才会气得暴跳如雷呢。

人家徽派、浙派源远流长的时候,北方确实还没这种底蕴。

篆刻又是个特别讲究底蕴的行当。

门派纯正,在有些人看来是比这个技艺,还能不能传承下去都还重要的根本。

武当派都练少林棍法了,那还是自生自灭了更好。

而西泠传承的江湖地位,也就差不多是相当于武当吧。

看其他人都带着看八卦连环掌这样小门派的怜悯。

所以万长生也不爱跟人谈论这个:“嗯嗯嗯,我是乡下人自己刻着玩,不讲究师承何方,好几位师父了。”

苏沐楠善意提醒:“最好还是把你的风格再提炼下,如果你有兴趣接着再上我的课,也可以算你是第八代弟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