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叫会说话,哪怕是对着毫无名气的女演员,无足轻重的青年艺术家,依旧拿捏得当,让人听了就是觉得舒服。
钟明霞只轻轻笑,跟李明然并肩坐下。
俞天旁边一个中年男人笑笑:“这剧可是虐戏,那个错过的人,就永远错过了,你怎么又提到逐渐发光的感觉呢。”
万长生的笔尖在纸面上,总会拉出匪夷所思的长线条,那种曲线蜿蜒仿佛是精心设计过,现在只需要描出来。
可明明白净的纸上,笔尖哪有半分停顿犹豫,落地生根般的清晰美妙:“同一个剧本,不同的导演,自然有不一样的诠释,交给不同的主演,也能展现不同的气质,我其实不懂影视剧,但总想搞明白一幅画、一部电影的意义是什么,仅仅就是娱乐几分钟,看得激情澎湃之后索然无味?一件艺术品,最后是讽刺现实,抨击黑暗,还是冲破浑浑噩噩,寻找光明的美好,这都关乎每个艺术家的人生观表达,如果一部感同身受的大卖影视剧,还能加上点人生感悟,那才是文艺的正确用途。”
格局就像纸上的笔迹,清晰得让人一眼就能区分出来高下。
这样的男生,怎么只可能是个打石头的。
第555章、能够去感动人给些什么
人类之所以有艺术,就在于艺术品要表达自己的诉求,无论任何形式态度的诉求。
相比之下很多民间艺人的手艺,精湛美妙极了,但仅仅也就是精湛美妙,那只是但手熟尔的技艺,只是千百年来流传当中某个天赋精湛的家伙把这一行的手艺精炼提纯,那一件件手工艺品没有情感的诉求表达。
就像普通人会用大声代表生气,用笑声代表开心一样。
艺术品应该倾诉出自己的感情,哪怕是冰凉的冷漠。
用中国画传统道理来表达,也就是神韵,从一开始临摹学画,就要求有这种意趣。
而西方艺术在前期是习作,后期是创作,其中关键的分水岭就在于能不能倾注感情到作品里。
哪怕是一幅静物油画,一只劳动人民苍老的手,都能传递出画家的情感诉求。
万长生就是这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