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1页

就像当初他给杜雯找到画画捷径那样,从立体变成平面的意识转变。

之前居然没有春晚导演考虑过这个环节。

多机位切换的时候怎么注意,眼神如何把握,动态侧重点怎么配合,还要主动迎合灯光。

摄影师团队又要怎么抓艺术美感。

几家来自国内最好的不同类型乐团,如何配合寻求艺术美感,不光是声音上的美,还有外形、动态,甚至连每个乐手的外表,都有引入平戏的化妆专业团队来进行造型。

万长生不厌其烦的调配每个细节。

就好像他在画一张巨大的群戏画面。

每个环节不再是自己独立的艺术存在,无论表演者、拍摄者、化妆师到灯光师,每个环节都是艺术表现的要求。

但在他这个总导演的眼里,哪个环节又要服从哪个环节,淡化谁的存在,强调最有表现力的地方,这是不断变化的。

不一定舞者、歌者就是最重要,某个时段灯光、音乐、镜头甚至妆容,都可能是主角。

轮番上阵。

这种排演法,所有人都新鲜。

因为这是个真正懂艺术的导演,跟各个环节都能谈点相关艺术理论……

嗯,万长生不过是顺便热炒热卖的温习下研究生课程罢了。

于是用杜雯偶尔过去探场的形容来说就是,无论这家伙走到哪里,都会牢牢吸引大家的目光,撩动着青年女性的心弦,看看那投向万导的仰慕目光吧。

艺术魅力啊,永远是文艺女青年的毒药!

在场哪位不是文艺青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