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7页

一件百余平的大屋子,放着各式各样的容器。

郑仁知道,自己做手术取下来的机体组织,手术室的巡回护士都会送到病理科,在这面取材。

那面的菜板一样的案板,就是技工取材的地儿。

外科切下来等待做病理的组织,要经过取材、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贴片、染色封片等一系列步骤才能留下载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机体病变组织的病理形态。

取材是第一步,每天看到那些奇形怪状的组织,闻着福尔马林和无水酒精味道,郑仁觉得自己不可能在病理科工作。

每一个科室有每一个科室的难处。

试着完成李老的病理诊断,以后这儿还是要少来。

“郑老板,用切片机,您准备要多少μ的?”吴航问到。

“不用。”郑仁笑了笑,见吴航戴上手套,取出给郑仁准备的病理组织,便把光镊设备交给鲁道夫·瓦格纳教授,随后用镊子去了一丝组织。

吴航愣住了,这么一条丝线般的病理组织有什么用?厚薄不均匀,根本无法染色、观察。

“郑老板,您这是……”吴航试探着问到。

“我要试验一下光镊。”

“……”

光镊是什么,吴航真心不知道。世界前沿的科技还没有走进临床,对于临床各科室的医生来讲,这就是天方夜谭。

取下来的组织放在容器里,吴航带郑仁去了主任的单间。

里面有一张桌子,上面是一台崭新的显微镜。

“郑老板,今儿赶巧了,主任休息。”吴航笑道:“这台显微镜,是我们最好的一台,主任专用,宝贝着呢,您轻着点。真要是弄出点问题,主任该找我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