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明风一听,瞪眼道:“什么叫我其他事情做得不怎么样?万老头你什么意思?”
万希文:“别吵。我就问你,王桓这么在央视上惹事,你就不怕别人给他扣一个目无尊长、自大傲气的帽子?再加上媒体煽风点火,绝对轻易就可以将他的声名搞臭。你要知道,在华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道德礼仪可是一直排在最前列的。”
曲明风道:“声名是什么?就是舆论风向,只要舆论不偏,声名就不堕。在舆论方面,我早就跟媒体打好招呼了,这场诗歌交流会的报道,媒体只会发我让人特意撰写的软文,没人敢多嘴。至于网络大众舆论,王桓向来不惧任何人,无需我们担心。更何况这次是为了震醒赵泽源他们几位现代诗坛的人物,关乎到年青一代诗歌文化传承的事情,大家知道轻重,谁敢放肆?另外,这次因为社长给我打过招呼,我才敢放心让王小子去做。而且你想想,若不是社长的原因,央视会将这个交流会在电视上直播?最多能够弄网络直播就不错了。”
万希文点头:“你心里有数就行。”
曲明风道:“必须有数,他可是我内定的学生。”
万希文呵呵:“是不是你的学生,那也不是你说了算。”
“怎么?你还想抢不成?”
“公平竞争,他背上又没刻下你曲老头学生的名字,为什么我不能争取?”
“你敢!”
“……”
电视里王桓还没行动呢,两个老头倒是先吵上了。
至于王桓的名气有多大,实力有多高,都不妨碍他们收王桓为学生。这只是给王桓一个镀金和增强背景实力的机会。就比如前几天某大学的一位学生破解了某个数学难题,拿到了数学界的至高荣誉,这不等于他就不需要老师了。
老师,一定程度上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还代表着身份和人脉。
不止是华夏,全世界都是这样,光是学术界的人彼此抱团,就是一股很可怕的力量。因此像王桓这样前途无量的好苗子,曲明风和万希文肯定会千方百计将他收入自己门下。
……
诗歌大赛舞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