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登天之径有八层九转七十二阶,自古以来人们探索的路途各不相同,或成功、或失败,采用的方法以及对各层境界的描述也不一样。但是从所掌握的手段来看,存在着某种共同的特征,在通常情况被称为初境、二境、三境、四境、五境、六境、七境、化境。
这不是简单的数数,只是一种便于参照的说法,实际上不同传承与探索对各种境界都有各自的称呼,往往非外人所知。而且有些传承是不完整的,只探索到某一步为止,这样的话向上更高的境界便无法描述了,也只能用数字去概括与想象。
若水又说道:“迈入三境,便有隔空摄物之能。而那只妖禽恐怕顶多只有三境初转之功,它要抓绿萝,却将虎娃的棒子摄上了天空;后来抓虎娃,又在地上卷起了尘土。摄物之神通法力,根本不应是这样运用的。”
真正的摄物之能,神识锁定什么东西就是什么东西,就算摄不走也不会误夺他物,真正掌握摄物之能的修士,是不会犯这种错误的。
若山却摇头道:“那倒未必,所谓每境九转之功,只是世人的总结,山野禽兽并无人教授、哪里会知道这些讲究?它是自感成灵而修炼,可能早已迈入了三境,但所有的手段都还在摸索总结中。这个过程很漫长,假如没人点化,就必须自己慢慢去悟。”
若水:“你我当年有幸迈入初境,是在祭奉仪式上得到了山神的指引。如今山神隐寂,只能我们自己来指引族人了,也不知能否成功?”
若山:“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尽力试试,族中已有百年没人做过这样的事情,希望有人能在你我的指引下迈入初境、将来成就更高……可惜你我这么多年来皆未迈入六境,无法留下真正完整的传承,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期待后人另有幸遇。”
两人商量一番,要如何指引族人迈入初境,这是他们从未尝试过的事情,过了很久才做出了决定。然后若水从袖中取出一物道:“这是那只三境妖禽的翅根之骨,显然有炼体之功,已坚韧如铁石。你仔细看看,盘瓠居然在上面留下了牙印!”
第008章、梦境的开始(上)
蛮荒部族的日常生活用品都是就地取材加工而成,比如麻丝、葛丝为线、为布,以兽皮缝成衣褥,砍伐竹木制作用具,还有石具、骨具、陶具与金属器。在那样的地方、那样的年代,“具”和“器”的概念是不一样的,并不是什么东西都能称之为“器”。“器”代表着珍贵难得,甚至还象征着某种神秘的力量。
坚硬的石头可以加工成各种切削及砍砸用具,而陶具要用特殊的粘土以特殊的方法烧制。至于金属器物,一般的部族是很难得到的,普通人也根本加工不了。
各种金属都是淬炼地矿精华而成,那些境界高深的修士,能以强大的法力、不可思议的神通,从矿石中凝炼物性精华、得到金属。所以金属铸锻的用具被称为“器”,它需要借助神奇的力量才能出现。
据若山所知,在山外很远的地方,人烟稠密的广袤平原,那些城廓雄伟繁华的国度中,有高人教导大众如何架炉冶炼金属,居然无需借用修士的神通法力。但这么做需要集合庞大的人力、物力,还需要更庞大的人群劳作去供养这些人。这是蛮荒中的各部族根本无法想象的,就算如曾经的清水氏一族那般强盛,也不可能组织族人去开矿冶金。
深山部族中的金属器物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从山外长途跋涉进入清水氏城寨的商贩们带来的,二就是各修为高深的修士以神通法力从矿石中炼化的。而这一带各部族中,几乎极少有人以法力炼制金属,以往都是在清水氏城寨中以别的东西交换少许。
那些珍稀的金属器物,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山神所赐。山神曾告诉这一带的各部族,深山中有哪些矿石,他们在狩猎或采集的途中若有发现,可以顺便带一些回村寨,然后由祭司放在祭台上,以特定的仪式向山神祭拜。当山神心情好的时候,可能以大神通给他们加工出一些金属器物。
当然是清水氏一族得到的最多,各部族主要还是到清水氏城寨中去交换。所有能称为“器”的用品,都是族人眼中的宝贝,会小心翼翼地保管并代代相传。而如今山神隐寂、清水氏一族覆灭,金属器物的这种来源也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