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4页

见虎娃不语,少务又问道:“那么巴原怎么办?”

虎娃刚才提到了改造天下山川地貌,那是难以想象的浩大工程。在彭山和丈人山之间筑一道四十里长堤,就已经集合了巴国军民之力,何况是这种事情?必须要有人集合天下各部民众之力,付出长期的艰难努力,才可能见到成效。

虎娃说帝尧已力不从心,少务对此是深有感触。比如少务之父后廪亦是一代贤君,享国四十余年,给少务打下了非常好的根基。但让后廪本人去一统巴原试试!他亦是力不从心。

在帝尧时期,中华不断开拓,到了帝尧晚年,所属各部的数量、人口、分布的地域,已远远超出了帝尧执政的初期。这既是帝尧一世贤明的成就,同时也意味着局面越来越难以控制,天下的冲突与隐患也越来越多。如今再加上这场大洪水,已到了非除弊革新不可的时候。

可惜的是,并非任何愿望都能实现、每个难关都能过去,假如这一关过不去,那可不是帝尧一个人的事情,虎娃已经预见了后果。如今天下各部寄望于重华,重华也确实有这样的才干,目前需要考虑的就是怎样重新凝聚万民之心,或许有扭转局面的希望。

天地无私,洪水无情,不会因为新帝是重华或丹朱而改变,但不同的人可以做到不同的事情,虎娃和少务都看到了这一点。可是就算重华有这么大的本事,能成功登上天子大位,并用种种手段重新凝聚各部万民,但也解决不了巴原的问题。

归根结底,还是巴原的地势以及位置都太特殊了。它就是一片蛮荒群山围绕的盆地,若说疏浚水道,往哪里疏啊?若仅是拍脑门突发奇想,或可避开巫云山脉,引东海之水下行。

可是谁能劈得开巫云山脉呢?就算有人能劈得开,那么又将在下游导致一场比如今的大洪水后果更严重得多的大灾害,大河下游各部还不得找少务拼命啊?

况且东海之水经巫云山脉之间狭窄的隘口下行,就算去劈山,一不小心把隘口两侧的山给劈崩了怎么办?那样的后果是不可想象的,整个巴原都会变成一片巨大的堰塞湖。

第076章、树痕

虎娃又拍了拍少务的肩膀道:“所以我要师兄先坐稳。巴原之患,恐怕要到中华之患解决得有所眉目时才有办法。但师兄请放心,我已有所考量,届时自会设法化解,但此事也不是我一人可为。”

少务抓着虎娃的胳膊不放手:“届时需要为兄怎么做,师弟尽管吩咐。”

虎娃:“有些话,如今明言尚早,尚须观察形势之变,到时候我自会告诉师兄的。”

少务终于重新坐好了,突然又想到另一件事,开口道:“九年之期将至,崇伯鲧大人治水,是不可能见成效了。”

虎娃叹息道:“只能说时运不济,但崇伯鲧大人也只能做到这个程度了。”他说话时,不禁又想起了不久前与禄终的那一番谈话,但有些事情,也不好对少务多说。

少务见到虎娃后,终于做了一个决定,他走出了坐镇多年的巴都城,开始巡视巴原各地,就像以往乘车巡视国境那般,只是车队换成了船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