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不是贾章柯,愣是把杀人凶手拍成了侠客!
《解救吾先生》还是站在吾先生和警察的立场,这一点,想必很多‘影评人’不太满意……
其实,电影这种东西,说到底,是导演的个人表达,那导演的立场、审美就代表了电影本身的正邪之分,尤其是犯罪题材。
但你如果站在正义的一方,戏就不好看了,所以,很多犯罪题材的落脚点就是犯罪后的自我救赎……
……
阿郎挺喜欢《解救吾先生》的,但他也隐隐替这部电影的票房担心。
无他,犯罪题材天然不讨好市场!
《门徒》,几乎已经是近几年港片里面最能打的一部了,票房止步7250万……
所谓天王的号召力,也就那么点。
当然啦,判断一部电影能不能大卖,除了题材还得看档期、宣传。
预测票房首先有两大陷阱需要规避:第一是爆款,爆款不可预测,大多是因为品质过于优异,打破类型天花板,你比方说《画皮》,谁也没想到这电影拍哦放居然破了两亿,当然,这一类一年一遇都难得;二是遭遇舆情黑天鹅事件,票房出现大幅度上升或者下滑,偏离预测区间,最典型的就是《留海堡垒》……
那电影怎么看票房也应该不止三个亿,结果,惨遭舆论压制……
档期,很简单,仿佛打麻将,你赢多少不仅在于技术,还在于上了哪一桌。
你要是上了贺岁档,又是主打作品,那票房就不可能低于两亿,否则,整个档期就废了……
11月26号上映,档期合适,也算是贺岁档具备卖相的作品:今年的《南方周末》评选的贺岁档电影票房前三甲,《解救吾先生》排在第三,第一当然是《非诚勿扰》,第二则是《梅兰芳》……
至于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