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大紧说过,老陈拍电影,从来都试图在他的电影里传达他的哲学与世界观……然后故事讲的稀碎……
《道士下山》更是突破了底线!
世界观不统一,怎么说呢……
就好像血战聚贤庄的时候,一堆人跟乔峰比煎牛排,一局定输赢!赢得人就可以保唐僧去西天取经,输的人上梁山娶薛宝钗!
给人一种混乱的既视感……
当然,也不是一点优点没有,老陈的电影不可能粗制滥造,还有,不管是《无极》,亦或《道士下山》都有很香艳的片段……
但也仅此而已了……
你这又不是纯粹的簧片……
吕潇然想起一句话,不记得是谁说的:艺术才华对一些导演来说,是总量恒定的,若是在前面支取过量,整个后半生都会处于透支的状态。
很适合老陈,从《黄土地》到《霸王别姬》再到《荆轲刺秦王》,看他前期的创作无论成败,都壮怀激烈,淋漓尽致!
之后呢?
经过《无极》,到《赵氏孤儿》,再来到现在的《道士下山》,感觉就像霸王从垓下出来,不管怎么用力拼杀,挽回颓势,每一步都只是在逼近乌江……
还有,你以为他已经逼近乌江了,还有一部《我捧我的儿子》继续拉低下限!
好不容易挨到电影结束,接下来还有更难受的‘点评’环节……
也就是商业吹捧!
《道士下山》怎么吹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