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看着看着,她也看出了现行的军事制度中存在一定的隐患,比如既有将领的存在,那么兵马调动权与指挥权便该是一军之长的,实际上军中有都监,其存在是继承自唐时形成的监军制度,作用是为了监视将领,防止将领谋反。

然而朝廷赋予了都监更大的权力,使他们开始膨胀,并介入到军事指挥、兵马调动中来。

赵老大只是统筹全局,并未有问题,问题出自底下的,具体某一支禁军的军事行动中。很多将领都会害怕都监冤枉自己有谋反之心,故而对都监在战事指挥上面的指手画脚并不敢反对。

都监若是有军事才能,他们的干涉或许会有好的影响,可是大部分都监都是文臣出身,或是勋贵之后,他们要么没有军事才能,要么只会纸上谈兵。

便是像曹炳这样屡立战功的名将,也备受此问题的困扰。

虽然她看出了隐患,但自己毕竟只是一个不懂军事的门外汉,所以她也只能谨记她爹的叮嘱,少说多看。

好在战事顺利推进,而刘继元果然向契丹求援,契丹的兵马于半个月后赶到,并与宋军在孟县外的白马岭发生了交战。

此战役的规模虽不大,但由于是契丹的宰相耶律沙亲率的兵马,他又被宋军击退,底下还有五名大将、万余兵卒被杀,不得不仓惶退兵,这大大地振奋了宋军军心,给予了宋军极大的信心。

不过之后契丹的北院大王领兵来援,其气势汹汹,宋军认为该避其锋芒,于是暂时退兵。

等北院大王一离开,宋军又立马对太原发起攻势,并且在城外抓住了并杀死了刘继元派出向契丹求援的使者,还向刘汉的军队展示了刘汉与契丹勾结的书信,这极大地降低了刘汉兵马的士气。

刘继元这回没能等来契丹的援兵,想要突围又没能突破,便只能据守城中。

六月中旬,各地传来捷报,赵老大见时机已到,便率领数十万大军从镇州出发,兵临太原城下招降刘继元。

刘继元据守太原不出,也拒绝投降。宋军继续攻城,终于有刘汉政权的将领受不住投降了。

消息传到代州,代州那边又派人向契丹求援,而契丹因白马岭那一战战败而不想再出兵。

内有将领陆续投降,外无契丹援助,刘继元看不到任何希望,最终在七月初出城投降。

刘继元投降后,其残余势力也失去了斗志,在宋军的出击下,很快便归降。

这次大宋又得十个州府,疆域进一步扩大,——也可以说是离统一更近了一步。

赵老大入主太原城后接见了刘继元等降臣,他自然不会杀了刘继元,给刘继元封了郡公,又让人送其及一干降臣回汴梁“安置”。

随后,赵老大登上太原城楼,他感慨道:“我屡次出兵平汉地,却屡屡受制于各种原因而退兵,如今太原城归于大宋,才算是真正地解了一个心头大患啊!”

有人当即提出为防止刘汉余孽再度占据易守难攻的太原城,建议摧毁太原城。

这样的声音并不少,甚至有将领因为太原城的百姓曾经在刘继元投降之后还负隅顽抗,偷袭宋军,令这些将领大为光火,想要让赵老大下令屠城。

还有人提出了风水之说,认为太原城有龙脉,若不毁之,则必出李存勖、石敬瑭、刘知远等人物来危害大宋边境安宁。

一直以来未发表过什么见解的沈霁却在这时提出了反对的意见:“若毁太原城,太原数十万百姓该如何处置?太原山川险固,城墙高而厚,若能坚守,必可作为抵御契丹南下的一道有力的门扉,若毁之,契丹兵马南下,岂非没有山川险要可守?”

对方轻蔑地道:“无知小儿,我大宋兵强马壮、兵甲精锐,对上契丹,必能以摧枯拉朽之势灭之!留着太原城,无异于助长据守城寨不主动出击的歪风邪气!至于那些愚昧的百姓,尽数迁往汴梁便是。”

诚然,这次平定北地给了宋军将领极大的自信心,同时契丹白马岭的战败,及后来不敢再出兵援助北地被他们认为是契丹畏惧了宋军。甚至有人提出应该趁此机会攻入契丹的腹地,收复燕云十六州。

提到发兵幽蓟,众人自然是各抒己见,分析契丹的动向。据打听到的消息称,契丹似乎对幽蓟一带放松了守卫,正是大宋夺取幽蓟的好时机!

军事上的事情沈霁确实不懂,可她的智商还是正常的,嘀咕道:“契丹与北地交往密切,还多番出兵援助,虽说因兵败而不敢再出兵,却也知道大宋平定了北地的消息,若这种形势下,他们都没有提防,他们何至于发展至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