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页

他在黎村之时,也曾与葛老谈论过这位蜀国的重臣之后。

当时葛老对此人评价不高。

最初清原对葛老的说法,其实并未多么在意,毕竟市井之间流传的说法,几乎都是上面传出来的,涉及真正隐秘的事情,又怎是平民百姓能够得知的?

市井百姓只能从流传出来的一些表面事迹作为资本,来谈论国家大事,谈论上层人物,朝堂文官,军中武将,但因为所知尽是残缺不全,并是上层人物所透露出来,因此这些看法……不免有些偏向的印象。

实际上,这些印象及看法,便是被流出来的传言所引导了的,显得有些偏颇,不算多么正确。

但后来清原得知葛老乃是昔年葛相的旧人,也曾接触过严宇,再次想来,葛老的这些言论,便显得颇为真实了……甚至,他也隐约猜测,这或许曾是葛相对严宇的评价,于是在葛老心中留下了这么个印象。

……

严宇此人,颇有才能,然而言过其实,自视太高。

可用,不可重用。

战场之上,但凡能定胜负之重任,断不可委任于他。

否则一旦出错,胜局必亏。

例如建造房屋,此人可以作为砖瓦,但却不能作为支撑房屋的横梁立柱。

战场之上,此人可以冲锋陷阵,必是一并利刃,但却绝不能用以镇守关乎胜负的重要关隘。他在计谋决策之上,也有不凡之处,但终究不能作为掌军之人。

这就是葛老此前所说,倒不知其中有几分是属于当年葛相的看法。

“如今严宇担任大将军,已是蜀国支柱……正应了当时与葛老的说法。”

清原心中暗道:“按葛老的说法,此人才能虽有,但不如姜柏鉴,怎么姜柏鉴屡屡战败,而他接手兵权之后,竟获大捷,让接连溃败的蜀国挽回颓势,几近于力挽狂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