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婆子将红包捏了捏,掂了掂,颇有分量,面上堆起笑容。
刘夫人又道:“过得些时日,你再到陈家,与陈王氏分说,聘金可以降到三百贯,看她答不答应。”
吴婆子大喜:“刘夫人妙计。”
一纵一擒,恰中人心。看来刘家也心知肚明,五百贯的聘金太过于荒唐,注定不能成事,故而真正的目标在于三百贯。
三百两白花花的银子,许多人家一辈子都积攒不了那么多,刘家却只要嫁出个女儿,便获得了。
厉害。
第二天,一道消息在泾县风一般传开:原来陈三郎身患恶疾,这才身体枯槁,这才每天都要喝参汤进补……据说,陈家还要娶亲冲喜呢,晦气得很。
听到这些谣言,陈王氏又是气愤又是无奈,找媒婆提亲,人家一听到男方是陈三郎,立刻摇头摆手,拒之门外。
“闹下去,原儿真得难娶到人了,该如何是好?”
人言可畏,众口铄金,足以杀人。
彷徨间,陈王氏心神憔悴,仿佛一下子老了几岁。
第四章 武馆有女,吟诗一句
春日温煦,春水荡漾,春风吹过大地,吹开了满地绿芽,真是个好时光。
陈三郎的心情,却一点都不好。
那些别有用心的流言,吹进他的耳朵里,虽然根本没有成亲的打算,不怎么在乎,但看见暗自淌泪的母亲,却让他感到忿然。
流言一旦传开,就像泼了一地的脏水,难以擦抹干净,所以陈三郎没有开口解释什么,默默地做着应该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