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页

斩邪[校对版] 南朝陈 932 字 2022-11-06

杨卿家连称不敢。

皇帝拿起摆在案上的宗卷,轻轻一抖:“这十份文章写得花团锦簇,甚是不错。但,也仅此而已。”

话说到这个份上,诸位大臣要还是听不明白,那脑袋真是白摆放在颈脖之上了。

杨卿家略一沉吟,缓缓说道:“皇上,治国之道,在于中庸。”

皇帝晒然一笑:“我可是记得很清楚,某次早朝,杨卿家曾说过‘忧患缠身,当用猛药’之语。”

杨卿家拜倒在地,默然不语。

“你害怕?”

皇帝的声音带着一抹说不出的讥讽之意。

杨卿家依然沉默:他并不怕死,只是近年来,经历了那么多事,看到那么多血流,一些略显尖锐的棱角早收敛了起来。

殿试阅卷,与其说看文章,不如说是揣测圣意。皇上喜欢什么,赞同什么,就得呈交什么,以免触犯逆鳞。然而伴君如伴虎,尤其是当今圣上,这些年来许多政令朝发夕改,很是不稳定。

圣意难测。

因此这次殿试选卷,呈交的十卷都选的是中规中矩之作,阐述忧患,分析明确,但绝不激进。

可他想不明白今天皇帝到底想要做什么,有时候,他内心深处有些大逆不道地觉得皇帝就像个孩子一样,一不留神就胡闹一下。从某个程度上说,当今天下的局势,很大部分都是皇帝一手造成的。

当然,这些话绝对不能诉之于口。在以前曾有铮铮之臣上书,可他们最后的下场都很惨。

那么,时过境迁,难道说皇帝突然间醒过神来,意识到时局维艰,要采用重典治国,挽狂澜于既到了?

这并非不可能的事,当初皇帝登基,第一个十年间广施仁政,使得国富民强,蒸蒸日上,堪称“盛世”。

开拓盛世的,当为明君。既然浪子能回头,明君为何不能重振雄风?